和王乐道烘虱

秋暑汗流如炙輠,敝衣湿蒸尘垢涴。

施施众虱当此时,择肉甘于虎狼饿。

咀啮侵肤未云已,爬搔次骨终无那。

时时对客辄自扪,千百所除才几个。

皮毛得气强复活,爪甲流丹真暂破。

未能汤沐取一空,且以火攻令少挫。

踞炉炽炭已不暇,对灶张衣诚未过。

飘零乍若蛾赴灯,惊扰端如蚁旋磨。

欲殴百恶死焦灼,肯贷一凶生弃播。

已观细黠无所容,未放老奸终不堕。

然脐郿坞患溢世,焚宝鹿台身易货。

冢中燎入化秦尸,池上焮随迁莽坐。

彼皆势极就烟埃,况汝命轻侔涕唾。

逃藏坏絮尚欲索,埋没死灰谁复课。

熏心得祸尔莫悔,烂额收功吾可贺。

犹残众虮恨未除,自计宁能久安卧。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日暑热汗水如烤车轮,破旧衣物湿透满尘垢。
众多虱子此刻正忙碌,挑选肉食比虎狼更贪婪。
它们啃噬皮肤不停歇,挠抓骨头始终无法摆脱。
时常在客人面前摸自己,除去成千上百只,却寥寥无几。
皮毛受热勉强恢复活力,指甲染红只是暂时的裂痕。
无法彻底清洗,姑且用火攻略减其势。
坐在炉旁炽热难耐,对着灶火穿衣也算不得过分。
如同飘零的蛾扑向灯火,又像蚂蚁围绕磨盘旋转般惊扰。
想消灭一切罪恶,怎肯放过一个凶徒?
狡猾者无所遁形,老奸巨猾也难逃脱。
然而郿坞之患充斥世间,焚烧宝库换得自身安全。
陵墓中的火蔓延至秦始皇尸身,池塘边的火焰随着荒草燃烧。
那些权势巅峰的人最终归于尘土,更何况你生命微薄如涕唾。
即使藏身破絮仍被搜寻,死灰之中又有谁来清算罪孽。
熏心作恶必招致灾祸,不必后悔,我的胜利值得庆贺。
仍有众多虮虫恨意未消,我怎能长久安宁地躺下。

注释

炙輠:比喻酷热。
敝衣:破旧的衣服。
施施:形容行动迟缓。
择肉:挑选食物。
汤沐:洗澡。
火攻:用火烧。
郿坞:古代王侯的府邸。
鹿台:古代收藏财宝的地方。
燎:大火。
迁莽:荒草丛生之地。
涕唾:眼泪和唾液,比喻微不足道。
烂额:形容极度愤怒或痛苦。
众虮:众多的虮子。
宁能:怎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驱虫之苦,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人们对付蚊蝇等小 虫的无奈与斗争。诗人用“秋暑汗流如炙輠”开篇,直击炎热天气下汗水如同炼狱中熔化金属般,紧接着是“敝衣湿蒸尘垢涴”,形象地描绘了汗水浸湿衣服,与尘埃交织的狼藉景象。

诗中的“施施众虱当此时”和“择肉甘于虎狼饿”则生动展示了蚊蝇等小虫对人体的侵扰,仿佛它们在选择食物上无异于饥饿的猛兽。接着,“咀啮侵肤未云已,爬搔次骨终无那”表现出人们对这些小 虫的痛恨和反感,以及无从摆脱它们的困扰。

诗中还通过“时时对客辄自扪,千百所除才几个”表达了驱虫过程中的艰难与不易。而“皮毛得气强复活,爪甲流丹真暂破”则写出了在驱虫过程中肉体的恢复和坚韧。

随后,“未能汤沐取一空,且以火攻令少挫”表明了诗人对于完全摆脱蚊蝇困扰的无力感。而“踞炉炽炭已不暇,对灶张衣诚未过”则是对驱虫过程中忙碌而不得闲暇的写照。

通过“飘零乍若蛾赴灯,惊扰端如蚁旋磨”两个比喻,诗人形象地描绘了小 虫围绕人的情景,以及它们对人体的持续侵扰。紧接着,“欲殴百恶死焦灼,肯贷一凶生弃播”表达出人们对于这些小 虫的强烈憎恨和希望彻底消灭它们。

诗中还有一系列对比,如“已观细黠无所容,未放老奸终不堕”,通过这类对比,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蚊蝇等小 虫的深恶痛绝。而“然脐郿坞患溢世,焚宝鹿台身易货”则是用历史事件比喻现实中的困境。

最后,“冢中燎入化秦尸,池上焮随迁莽坐。彼皆势极就烟埃,况汝命轻侔涕唾”一段,通过对古代豪奢墓葬和战乱的描写,暗示现实中的小 虫问题也像历史上的灾难一样,最终都会消逝无踪。诗人用“逃藏坏絮尚欲索,埋没死灰谁复课”表达了对于这些小 虫最终能得到安宁的渴望。

结尾处,“熏心得祸尔莫悔,烂额收功吾可贺。犹残众虮恨未除,自计宁能久安卧”则是诗人对于驱虫过程中的成就感和对未来能否长期免于蚊蝇侵扰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与形象,展现了古代人民在炎热夏季中与蚊蝇等小 虫斗争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这些小 虫深恶痛绝的情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和王乐道读进士试卷

文章始隋唐,进取归一律。

安知鸿都事,竟用程人物。

变今嗟未能,于己空自咄。

流波亦已漫,高论常见屈。

故令俶傥士,往往弃堙郁。

皋陶叙九德,固有知人术。

圣世欲尔为,徐观异人出。

形式: 古风

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

泥水填马不受辙,瓦雪得火犹藏沟。

宿雾纷纷度城阙,朔气凛凛吹衣裘。

穷阎闭门无一客,剥啄惊我有前驺。

强随传呼出屋去,鼻息冻合髭缪缪。

投缰马鬣任攲侧,欲出操箠手还抽。

行思江南悲故事,溪谷冬暖花常流。

前年腊归三见白,霁色岭上班班留。

杖藜此时将邑子,登眺置酒身优游。

岂如都城今日事,秖恐一蹶为亲忧。

因知田里驾款段,昔人岂即非良谋。

君家洛阳名实大,谈笑枯槁回春柔。

平生意气故应在,白发未敢相寻求。

从容退食想佳节,岂无歌声相献酬。

奈何亦作苦寒调,叹息朝夕无骅骝。

超然遂有江湖意,满纸为我书穷愁。

相如正应居客右,子路且莫乘桴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王微之登高斋

台殿荒墟辱井堙,豪华不复见临春。

北山漠漠云垂地,南埭悠悠水映人。

驰道蔽亏松半死,射场埋没雉多驯。

登高一曲悲亡国,想绕红梁落暗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其三)

干戈六代战血埋,双阙尚指山崔嵬。

当时君臣但儿戏,把酒空劝长星杯。

临春美女闭黄壤,玉枝自蕊繁如堆。

后庭新声散樵牧,兴废倏忽何其哀。

咸阳龙移九州坼,遗种变化呼风雷。

萧条中原砀无水,崛强又此凭江淮。

广陵衣冠扫地去,穿筑陇亩为池台。

吴侬倾家助经始,尺土不借秦人筛。

珠犀磊落万艘入,金璧照耀千门开。

建隆天飞跨两海,南发交广东温台。

中间嶪嶪地无几,欲久割据诚难哉。

灵旗指麾尽貔虎,谈笑力可南山排。

楼船蔽川莫敢动,扶伏但有谋臣来。

百年沧洲自潮汐,事往不与波争回。

黄云荒城失苑路,白草废畤空坛垓。

使君新篇韵险绝,登眺感悼随嘲咍。

嗟予愁惫气已竭,对垒每欲相劘挨。

挥毫更想能一战,数窘乃见诗人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