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三题(其一)捉月亭

我昔扬帆下庐阜,落帆采石春欲暮。

江南江北只见山,欲识锦袍无问处。

夜深明月来青天,天水茫茫月连雾。

想见扁舟捉月时,江心见月如相遇。

醉魂不制月可捉,捉得便将天外去。

月在人亡天莫诘,彷佛风流谁与晤。

迩来水落洲渚出,隔岸潮回疑可步。

聒耳啁啾不得闻,对案腥臊难下箸。

多情禅客饶佳趣,粉饰馀光扶坠绪。

欲回古月换今人,到此翛然忘世虑。

从来喜诵骑鲸句,亦复买田相近住。

会当载酒十分圆,同指虚无问征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采石三题(其一)捉月亭》。诗中描绘了诗人昔日乘船游览庐山,至采石矶时的情景,以及对捉月亭的想象与感慨。

首句“我昔扬帆下庐阜”,开篇即以回忆的方式,带出诗人往昔的游历经历。接着,“落帆采石春欲暮”描绘了春末时节,诗人停船于采石矶的情景,春意渐逝,景色略显凄美。

“江南江北只见山,欲识锦袍无问处。”这两句通过对比江南与江北的景象,强调了山水之美,同时也暗示了寻找某种象征意义的“锦袍”的困难,引人遐想。

“夜深明月来青天,天水茫茫月连雾。”夜晚的月色与天水相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想见扁舟捉月时,江心见月如相遇。”诗人想象自己在月光下乘舟,与月亮相遇,这种浪漫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幻想。

接下来,“醉魂不制月可捉,捉得便将天外去。”表达了诗人想要捕捉月亮的渴望,甚至幻想将其带离天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极致追求。

“月在人亡天莫诘,彷佛风流谁与晤。”月亮与人的关系,如同风流人物之间的邂逅,既美好又难以捉摸,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

“迩来水落洲渚出,隔岸潮回疑可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位下降,洲渚显露,岸边的潮水似乎也有所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

“聒耳啁啾不得闻,对案腥臊难下箸。”环境的改变使得原有的声音与气味不再,让诗人感到不适,进一步强调了环境变化对人心境的影响。

“多情禅客饶佳趣,粉饰馀光扶坠绪。”多情的禅师在环境中找到了乐趣,用余晖支撑着失落的情感,展现了人在困境中寻求慰藉的精神。

“欲回古月换今人,到此翛然忘世虑。”诗人希望用古老的智慧来改变现代人的生活,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从来喜诵骑鲸句,亦复买田相近住。”诗人喜欢吟诵关于乘鲸遨游的诗句,并梦想在附近购买田地,过上隐居的生活。

“会当载酒十分圆,同指虚无问征路。”最后,诗人期待着与朋友一同饮酒赏月,共同探讨人生的意义与道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美好瞬间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采石三题(其二)赏咏亭

爨下得馀薪,便可歌南风。

参差长路铎,鼓乐俄相同。

一弃一流落,悠然会天工。

始知盛衰际,遇与不遇中。

风清月正好,爽晤聊从容。

岂意接心期,赏叹如云龙。

千载瞬息尔,转盼归虚空。

何适非适然,神交付冥鸿。

形式: 古风

采石三题(其三)鉴然亭

温公天下士,百计兴艰危。

大厦势已倾,意欲一木支。

功名等山岳,德泽均雨露。

奈何谈笑间,而取鬼神怒。

鬼神岂不鉴,忠义当扶持。

一见亦何伤,冥路俄与期。

似非理所安,端恐数应尽。

邂逅不可逃,纷纷遂为信。

孔子昔有言,既敬亦须远。

三复而三思,临风更三叹。

形式: 古风

七言古风寄题薛公尉氏逍遥阁兼送伯成知县宣德解印当涂直书民言耳非所谓诗也

长身少髯复多骨,忆在儿时获相识。

满朝善类推老成,乡曲名流诵才德。

尔来契阔四十年,停鸾峙鹄欣相传。

我方却归不自得,但觉和气如春天。

往日朝门炙可热,今朝吏爨几无烟。

追呼辈伍殆千指,一旦束手蚕如眠。

父老相传语且泣,岌岌流离遽安集。

省事以来无此君,豫恐他时莫能及。

尺纸胡为来北阙,乐境危城俄见敚。

覆盆虽光亦暂尔,所惜时间未能雪。

稍传远近或叹喜,叹者吾民喜者吏。

吏至酌酒更相贺,毕竟卷舒须在我。

父老沾襟嗟薄福,此理冥冥定谁坐。

异时得君逾所闻,杳杳健鹘盘霜旻。

信矣此地不可久,空使遗爱传邦人。

邦人姑止听我语,逍遥阁去天尺五。

长身仙翁昔游戏,日日烟云泛樽俎。

仙翁久已朝紫皇,功行不泯钟诸郎。

扶疏密荫被所至,遂令此阁如甘棠。

我昔西畿数来往,日脚阑干犹可想。

尘埃满袂阻登临,白发心期负真赏。

六月炎炎汗如洗,江南雨多拍堤水。

旗开鼓响船欲发,超然爽意因君起。

骅骝一跌愈莫止,大鹏会展沧溟翅。

何妨阁下敞高门,更看阴功动闾里。

形式: 古风

送芝老

江头春色已可掬,风雨恼人常不足。

笔刀俱来纸上春,墙外落红争蔌蔌。

忽然别我下庐山,莲社风流指顾间。

为我寄声陶五柳,少留佳处共追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