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安.八月

忆长安,八月时,阙下天高旧仪。

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

更爱终南灞上,可怜秋草碧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回忆起长安,那是在八月的时候,宫阙之下天空高远,保持着古老的仪式。
文武百官身着华服,共同接受颁发的金镜子,象征着尊贵,犀牛和大象在红砖台阶上对舞,场面壮观。
我更喜爱终南山和灞水边的景色,秋天的草木翠绿繁茂,令人怜爱。

注释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指唐朝的首都。
阙下:宫殿前的高台或阙门。
仪:礼仪,仪式。
衣冠:古代官员的服饰,代指官员。
金镜:象征权力和尊贵的物品,可能指颁发的奖赏或象征物。
犀象:象征吉祥的动物,也可能指装饰品。
丹墀:红色的台阶,皇宫中的重要区域。
终南:山名,位于陕西,有隐逸文化背景。
灞上:地名,位于长安附近,常用于描绘长安周边的景色。
秋草碧滋:秋天的草木繁茂,生机勃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深切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八月时节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繁华盛世的追忆和向往。

"阙下天高旧仪"一句,透露出作者对于古都长安昔日壮丽景象的记忆,"阙"指宫城门楼,"阙下"即是皇宫前广场,"天高旧仪"则表明那时节气氛庄严而恢弘。

接下来的"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两句,更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出当年盛世的豪华与壮观。"衣冠"指的是官员和士族,他们手持的金镜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犀象"则是大象,伴随着舞蹈在红色的台阶上表演,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不仅限于对过去繁华的追忆。"更爱终南灞上"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终南"指的是终南山脉,而"灞上"则是长安城东的一条河流,这里诗人对其上游之地有着更深厚的情感。

最后一句"可怜秋草碧滋",通过秋草的绿意,抒发了作者对于过往时光的哀愁与惆怅。"可怜"表达了一种同情和怀念之情,而"秋草碧滋"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八月风光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哀愁,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

吕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湛长史草堂

岩居旧风景,人世今成昔。

木落古山空,猿啼秋月白。

谁同西府僚,几谢南平客。

摧残松桂老,萧散烟云夕。

迹留异代远,境入空门寂。

惟有草堂僧,陈诗在石壁。

形式: 古风

题寺壁二首(其一)

路行三蜀尽,身及一阳生。

赖有残灯火,相依坐到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题寺壁二首(其二)

社后辞巢燕,霜前别蒂蓬。

愿为蝴蝶梦,飞去觅关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空馆夜歌(其二)

杨柳杨柳,袅袅随风急。

西楼美人春梦长,绣帘斜捲千条入。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