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长安,八月时,阙下天高旧仪。
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
更爱终南灞上,可怜秋草碧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深切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八月时节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繁华盛世的追忆和向往。
"阙下天高旧仪"一句,透露出作者对于古都长安昔日壮丽景象的记忆,"阙"指宫城门楼,"阙下"即是皇宫前广场,"天高旧仪"则表明那时节气氛庄严而恢弘。
接下来的"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两句,更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出当年盛世的豪华与壮观。"衣冠"指的是官员和士族,他们手持的金镜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犀象"则是大象,伴随着舞蹈在红色的台阶上表演,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不仅限于对过去繁华的追忆。"更爱终南灞上"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终南"指的是终南山脉,而"灞上"则是长安城东的一条河流,这里诗人对其上游之地有着更深厚的情感。
最后一句"可怜秋草碧滋",通过秋草的绿意,抒发了作者对于过往时光的哀愁与惆怅。"可怜"表达了一种同情和怀念之情,而"秋草碧滋"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八月风光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哀愁,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岩居旧风景,人世今成昔。
木落古山空,猿啼秋月白。
谁同西府僚,几谢南平客。
摧残松桂老,萧散烟云夕。
迹留异代远,境入空门寂。
惟有草堂僧,陈诗在石壁。
路行三蜀尽,身及一阳生。
赖有残灯火,相依坐到明。
社后辞巢燕,霜前别蒂蓬。
愿为蝴蝶梦,飞去觅关中。
杨柳杨柳,袅袅随风急。
西楼美人春梦长,绣帘斜捲千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