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道场祭幽歌

白日堕落山气腥,黑云飒沓海气凝。

老僧法力开幽冥,天坛之上位之中。

莲花佛顶六角红,古铜铃铃声吽吽。

吽吽咒语不可议,上彻九天下九地。

地上死人地下生,嗜欲饮食如生平。

老僧观水天雨雨,老僧观药天雨乳。

老僧观日天与光,老僧观花天与香。

盘桃千颗生火瘢,香黍如珠饛丘山。

老僧悲,鬼子啼。老僧喜,鬼子嬉。

老僧穆穆鬼子肃,百宝光明透重狱。

南无接引阿弥陀,昔时鬼少今鬼多。

昔时鬼子多白头,今时鬼子多缺头。

缺头持头来,持头续头去。

老僧指向鬼子陈,眼前黑面是仁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异而深邃的景象,通过老僧在天坛上的修行与对世间生死轮回的洞察,展现了佛教中关于生死、因果、慈悲与解脱的深刻哲理。

首句“白日堕落山气腥,黑云飒沓海气凝”以自然景象的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白日的消逝与黑夜的降临,如同生命从繁荣走向衰败的过程。接着,“老僧法力开幽冥,天坛之上位之中”点出老僧的修行之地,暗示其超脱世俗,直面生死的能力。

莲花佛顶六角红,古铜铃铃声吽吽”描绘了老僧修行的庄严场景,莲花象征着清净与解脱,古铜铃声则代表了佛法的深远与神秘。接下来的“吽吽咒语不可议,上彻九天下九地”,强调了老僧咒语的力量,能够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揭示了佛法的广大与深远。

“地上死人地下生,嗜欲饮食如生平”通过对比地上与地下的景象,反映了生死轮回的真理,即使在死后,生命依然以某种形式延续。老僧的观察与理解,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老僧悲,鬼子啼。老僧喜,鬼子嬉。”这一段通过老僧的情感与鬼子的反应,展现了慈悲与喜悦的力量,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他人的状态。这种情感的传递,体现了佛教中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

“老僧穆穆鬼子肃,百宝光明透重狱。”描述了老僧的修行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状态,他的存在如同百宝之光,穿透了重重苦难,为鬼魂带来了解脱的希望。

“南无接引阿弥陀,昔时鬼少今鬼多。昔时鬼子多白头,今时鬼子多缺头。”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揭示了生死轮回的不断变化,以及佛法对改善生命状态的积极影响。

最后,“缺头持头来,持头续头去。老僧指向鬼子陈,眼前黑面是仁人。”这一段通过具体的情节,进一步强调了佛法对于解脱痛苦、引导灵魂向善的重要性。老僧不仅为鬼魂指明了道路,也启示了在世之人应如何通过慈悲与智慧,帮助他人脱离苦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中关于生死、因果、慈悲与解脱的教义,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生命意义以及超凡入圣境界的思考。

收录诗词(416)

王邦畿(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飓风歌

海上有风名飓风,飓风一作田野空。

力能飞万斤之石板,忽而拔数亩之古榕。

东西南北无定踪,左旋右转如飙龙。

龙潜于海底,虎窜于山中。伏气屏息,不敢明聪。

人言此风是怪风,主人急与借雷公。

雷声起,飓风止。清还之天,宁还之地。

雷公怒息而色喜,主人揖送河之涘。

形式: 古风

采茶歌

南山有田不种桑,南山有地不种羊,南山有女不缝裳。

女儿七岁学采茶,采茶换得金虾蟆。

虾蟆趯趯背光湿,飞作金钗鬓边立。

大姑小姑相欢呼,提筐戴笠日未晡。

春风冉冉吹百草,今朝不采明朝老。

蚕女贤,茶女贤,火云生火烧目前。

解得目前渴,南山山雨来屋角。

形式: 古风

缲丝歌

东方白云月欲光,西窗美人思欲长。

思欲长,忧丝短,年年缲丝丝不断。不断丝,断何时。

雁落水,箭落地,一年一度眠蚕死。

绮罗轻薄陌上春,风光谁念缲丝人。

形式: 古风

蚯蚓歌

蚯蚓鸣,天气清。蚯蚓伏,天气浊。

汝处何卑,汝躬何微。澌澌漓漓,夫何变化而神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