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树老苔衣厚,花稀春事迟。
为缘生驿路,都是折残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通过对老树和稀疏花朵的细致刻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时光流逝之感。"树老苔衣厚",形象地写出树木因年岁增长而披上厚厚的青苔,显示出岁月的沧桑;"花稀春事迟",则暗示着春天的脚步缓慢,花开得稀疏,未能如期绽放。诗人进一步借"为缘生驿路,都是折残枝",表达了对这些梅花遭受行人频繁攀折,命运多舛的同情,同时也寓言了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无奈。整体而言,此诗以景寓情,富有哲理,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不详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笔墨生幽思,山居春日长。
独谣桥上路,亦自惜年芳。
夜长春酒醒,敧枕何曾睡?
时见烛花中,馀光吐金穗。
落墨生幽思,风来自有香。
九天皆雨露,容易拂云长。
佛身满法界,金色从地起。
若人加庄严,其福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