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未应复请于茅山采石庶几遂得之(其一)

苗当七八月之间,甘膏不濡何太悭。

飞尘蓬勃昼欲暝,坐视云物占群山。

五日一风十日雨,天方勤民辅明主。

作书未敢颂风伯,寄谢群龙少劳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梦得所作的《祈雨未应复请于茅山采石庶几遂得之(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干旱的景象,内心焦急,期盼雨水降临的心情。

首句“苗当七八月之间”,点明时间背景,正值夏季,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接着“甘膏不濡何太悭”一句,表达了对雨水不足的不满和渴望。甘膏,比喻雨水,这里指雨水太少,不够滋润庄稼,显得太过吝啬。

“飞尘蓬勃昼欲暝”描绘了一幅尘土飞扬、白昼如夜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干旱带来的恶劣环境。紧接着“坐视云物占群山”一句,诗人坐在那里,看着云彩在山间游走,似乎在等待着雨水的到来。

“五日一风十日雨,天方勤民辅明主”两句,诗人想象着如果能有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那么上天就能既关心百姓,又辅助明君治理国家。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期待。

最后,“作书未敢颂风伯,寄谢群龙少劳苦”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向风神表达感谢,但通过寄语群龙,希望它们在降雨时少费力气,以期雨水能够顺利降临,解救干旱之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祈雨未应复请于茅山采石庶几遂得之(其二)

群龙分驰不难兴,喷薄云雾随飞腾。

中田勿忧龟兆坼,倏忽便看盈沟塍。

老农何功报神力,但趣官租饱军食。

中原卷尽胡无人,尔土明年更开辟。

形式: 古风

余每岁病肺往往坐达旦去冬以来偶不作遂得安眠

衰残每苦病相缠,粗喜今年胜去年。

未说清樽酬烂醉,且欣高枕得安眠。

风尘不报边烽入,圣泽频闻好语传。

可是淮阳真卧治,满囊空费大农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闻莫尚书周侍郎已自鄂州过江入汉上

再见狂胡力请平,将军无事罢屯营。

传军已割淮壖地,牙帐仍收鄂渚兵。

胜日身犹堪杖策,衰年耳自厌鸣钲。

角巾初了东归约,安用区区岘首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东园草堂新成二首(其一)

官舍如何有草堂,野人熟处是难忘。

池开月映千山迥,槛静风生六月凉。

幽径也从穿别圃,小舟还似过横塘。

深知幕府文书省,尽付甘眠亦未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