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其一)

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便去嗏。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

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翻译

你当初只贪图他家里条件好,不问他这人好坏,你就轻易走进了那人家门,做了妓女。发现“那人”病得不成样子,并且容貌丑陋,而你却系上裙儿,强颜欢笑,暂时把“那人”稳住,等待时机的到来。
你离开旧主人,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当初所谓的“海誓山盟”,不过是一套虚无缥缈的骗人的鬼话。你今日另寻新欢时应当汲取以往轻率上当的教训,否则过上十年八年,新欢也必将和“那人”一样丑陋不堪。

注释

嗏:语气助词。
妆晃:谓样子难看。
引申为出丑之意。
巴巴:可怜巴巴。
些些:数量,这里指流泪多。
赊:此有渺茫难凭之意。
孩儿,是上对下的通称。

鉴赏

这首词以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家庭场景,展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客人健康的关心。"好个主人家"表达了对主人的热情欢迎,"不问因由便去嗏"则写出主人不拘小节的豪爽性格。接着描述了病中的人形象,"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通过细节展现了病人的虚弱和主人的细心照料。

下片转向情感表达,"别泪没些些"暗示了离别的不舍,但又带着洒脱,"海誓山盟总是赊"则揭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然而,词人提醒"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强调珍惜眼前的美好,即使未来可能不如预期,也要把握当下。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词,通过日常琐事和情感流露,传达出人生的无常与珍惜之情。辛弃疾的笔触简洁明快,富有民间口语色彩,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生活韵味。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其二)无题

隔户语春莺。才挂帘儿敛袂行。

渐见凌波罗袜步,盈盈。随笑随颦百媚生。

著意听新声。尽是司空自教成。

今夜酒肠还道窄,多情。莫放笼纱蜡炬明。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舟中记梦

敧枕橹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

变作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

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送筠州赵司户,茂中之子。茂中尝为筠州幕官,题诗甚多

日日老莱衣。更解风流蜡凤嬉。

膝上放教文度去,须知。要使人看玉树枝。

剩记乃翁诗。绿水红莲觅旧题。

归骑春衫花满路,相期。来岁流觞曲水时。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