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图.为董生匡题

百尺苍龙亦逸溪,春阴日日宿云低。

无端峡里英皇庙,更有鹧鸪深处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林图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之感。

首句“百尺苍龙亦逸溪”,以“百尺苍龙”比喻高耸入云的翠竹,形象地展现了竹子的挺拔与生机,仿佛一条蜿蜒的绿龙在山溪边悠然自得地游走。这不仅赞美了竹子的形态之美,也隐喻了生命力的顽强和不屈。

次句“春阴日日宿云低”,描绘了春天的阴云笼罩着竹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的“春阴”不仅指季节性的天气现象,也象征着生命的孕育与成长,预示着新生与希望。

第三句“无端峡里英皇庙”,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文景观,引入了一个古老的庙宇。这里的“无端”二字,似乎暗示了庙宇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与这片竹林有着某种深层的联系或故事,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最后一句“更有鹧鸪深处啼”,以鹧鸪的啼鸣作为收尾,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鹧鸪的叫声通常被认为是哀怨或思乡的象征,这里通过其啼声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听觉元素,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巧妙融合,既展现了竹林的美丽与生机,又蕴含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是一幅富有意境和层次感的艺术画卷。

收录诗词(309)

黎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大庾岭寄冯梅宪表兄

眼看庾岭梅花发,忽忆东窗月夜时。

风景苍苍异南北,那堪心事转凄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醉后纵笔

琴剑相随汗漫游,萍踪梗迹遍中州。

六韬三略知何用,空笑平生学武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听鸟

青山叠叠水泠泠,只影堪怜万里行。

莺燕不知怀别恨,隔林调舌送春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思归

万里长城十载寒,归心日夜忆乡关。

何时归到文溪上,自坐鱼台弄钓竿。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