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裘换酒.仙甫感某君营救事,寄示一阕,依韵和之

搔首西风叹。最惊心、故人牢狱,沉沉更箭。

苦道人情如纸薄,交谊而今迁换。

况转眼、风流云散。

细数心期谁与说,又被人、量去家山半。

个中味,尝来惯。迷茫大地何时旦。

忽妖魔、横飞蚀月,蔽他真面。

一别嫦娥三年久,悄倚楼头未见。

便深闭、休教哀怨。

解得左骖能购汝,料终偿、平仲怜才愿。

消灭尽,人天恨。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搔首西风叹"起笔,描绘出主人公在秋风中深深忧虑的场景,感叹老友身陷囹圄的困境。"故人牢狱,沉沉更箭"表达了对朋友处境的深切同情和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感慨人情易变,友情不再如初,"苦道人情如纸薄,交谊而今迁换"揭示了世态炎凉。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人倾诉的苦闷,"细数心期谁与说,又被人、量去家山半",暗示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个中味,尝来惯",流露出诗人对这种苦涩经历的习以为常。

下半部分,诗人将视线投向国家和民族的苦难,"迷茫大地何时旦",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不安。"忽妖魔、横飞蚀月,蔽他真面"暗指外敌侵扰,遮蔽了国家的本来面目。诗人怀念过去的美好,"一别嫦娥三年久,悄倚楼头未见",表达对和平与团圆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豪情壮志作结,"解得左骖能购汝,料终偿、平仲怜才愿",表明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去营救朋友,展现出对人才的尊重和对正义的坚守。"消灭尽,人天恨"表达了对消除人间不公和仇恨的强烈愿望,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坚定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友情感慨,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78)

高旭(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一)录别

是何年纪。前生夙世休提起。两字消魂。

绣出鸳鸯有泪痕。抛残红豆。腰支拚为伊消瘦。

吹气如兰。临去叮咛别更难。

形式:

减字木兰花(其二)

妙相逢处。可能留得香魂住。住亦无多。

啼鴂声声唤奈何。人生何苦。情痴争被红墙阻。

怜尔怜侬。此愿茫茫似梦中。

形式:

满江红.吴君小枚移书,告其梅其德女士自殉事,倚此吊之

我与而兄,弹指忽、二年离别。

瞥惊见、秋桐一叶,飞来凄绝。

惨淡红衫脓血史,凄凉黑狱沧桑月。

问可权、太不识人权,空饶舌。芙蓉瘴,香波咽。

申江岸,芳尘歇。痛杜鹃啼恨,恨何能雪。

秋女善悲天已醉,春晖未报花先折。

唤红儿、谱入玉参差,声声血。

形式:

如梦令.用太一韵,即答

满眼湖山非旧。悄听猿啼清昼。

把臂诉相思,一掬心馨薰透。消受。消受。

劳汝旗亭相候。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