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偶成》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其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自得漆园意”,漆园是庄子的寓言故事中的一处,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内心对庄子哲学的认同与共鸣,即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接下来,“散衙成隐居”一句,点明了诗人从官场退隐,选择过一种更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这体现了他对官场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微官不属我,止足岂求馀”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官位的态度,认为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官职和权力,并非他所追求的目标。这里的“止足”一词,源自佛教用语,意为知足常乐,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和对精神满足的重视。
“花发侵虚牖,香消扬广除”描绘了一幅春日花开、香气弥漫的景象,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这样的自然美景之中,享受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在隐居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最后,“年来何所慕,喜看道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道家哲学的热爱。他认为,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最值得追求的是内心的平和与精神的富足,而阅读道家书籍正是他寻求智慧和心灵寄托的方式。
综上所述,《偶成》这首诗通过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描述和对道家哲学的推崇,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