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春风扇微和

青阳初入律,淑气应春风。

始辨梅花里,俄分柳色中。

依微开夕照,澹荡媚晴空。

拂水生蘋末,经岩触桂丛。

稍抽兰叶紫,微吐杏花红。

愿逐仁风布,将俾生植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春天刚开始按照律令来临,温和的气息回应着春风的吹拂。
刚刚能分辨出梅花的香气,接着又在柳树的绿色中察觉到春意。
夕阳微弱的光线在梅花和柳树间闪烁,晴朗的天空显得宽广而宜人。
微风吹过水面,带起一片片浮萍,掠过岩石时又碰触到桂树丛。
渐渐地,兰叶显现出紫色,微小的杏花开始绽放出红色。
我希望能随着这和煦的春风播撒,让万物生长受益。

注释

青阳:春天的阳光。
律:季节的规律。
淑气:温和的气候。
春风:春天的风。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
柳色:柳树的新绿。
夕照:傍晚的阳光。
晴空:晴朗的天空。
拂水:轻拂水面。
生蘋末:浮萍的末端。
经岩:穿过岩石。
触桂丛:碰触桂树丛。
兰叶:兰花的叶子。
紫:紫色。
杏花:杏树的花朵。
红:红色。
仁风:和煦的春风。
生植功:促进生长的作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青阳初入律”表明春季刚刚到来;“淑气应春风”则描写春风带来的温暖气息与和煦之感。

接下来的“始辨梅花里,俄分柳色中”细致地捕捉了早春时梅花初绽、柳絮飘飞的瞬间美景。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坚贞不屈和高洁脱俗,而柳则代表了新生的希望和柔情。

“依微开夕照,澹荡媚晴空”描绘出晚霞与春日蓝天相互辉映的美丽画面。“拂水生蘋末,经岩触桂丛”则展现了水边芦苇和山间桂树的生长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关注。

“稍抽兰叶紫,微吐杏花红”中,兰叶初露其嫩绿色泽,而杏花则含羞带怯地展露出淡淡的红颜。这些形象不仅美化了春天的面貌,也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发、万物复苏的感觉。

最后,“愿逐仁风布,将俾生植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希望跟随着和煦的春风,让万物生长茂盛的美好愿望。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深切的情感与对生命力的颂扬。

收录诗词(1)

柳道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乡关。

玉排复道珊瑚殿,金错危椆翡翠楼。

此花不与众花同,为感高僧护法功。

形式:

还别业寻龙华山寺广宣上人

十里惟闻松桂风,江山忽转见龙宫。

正与休师方话旧,风烟几度入楼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晚夏登张仪楼呈院中诸公

重楼窗户开,四望敛烟埃。

远岫林端出,清波城下回。

乍疑蝉韵促,稍觉雪风来。

并起乡关思,销忧在酒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武担寺西台

秋天如镜空,楼阁尽玲珑。

水暗馀霞外,山明落照中。

鸟行看渐远,松韵听难穷。

今日登临意,多欢语笑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