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病咏怀九首(其五)

穷达皆偶然,智巧非所期。

世人经营之,谓可取而携。

蜂图蚕搆茧,迨死竟沉迷。

举国皆若狂,安分抑何稀。

君子履其常,恒以天命持。

所遇即成欢,晏然在閒居。

铢毫岂能益,蹈之不复疑。

飞蓬与流萍,随飙顺所栖。

朱博踰台鼎,郗生有愧辞。

翰音实不从,妖孽自来欺。

所贵从吾好,此训心耿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临病咏怀九首(其五)》由明代诗人黄省曾创作,通过对比和比喻,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及个人在面对命运时的不同态度。

首句“穷达皆偶然,智巧非所期”,开篇即点明了人生境遇的不可预测性和智慧技巧的无用性,强调了命运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接着,“世人经营之,谓可取而携”则指出人们往往试图通过努力和手段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这种努力往往徒劳无功。

接下来的“蜂图蚕搆茧,迨死竟沉迷”运用了蜜蜂和蚕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和地位的过程中,最终却陷入了无尽的欲望和贪婪之中,无法自拔。这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忽视。

“举国皆若狂,安分抑何稀”进一步揭示了社会风气的浮躁和人们对安分守己的不屑一顾,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

“君子履其常,恒以天命持”则转向正面,赞扬了君子能够顺应自然规律,以天命为准则,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种态度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推崇。

“所遇即成欢,晏然在闲居”描述了君子在日常生活中即使遇到困难也能保持乐观的态度,享受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与追求物质成功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强调了精神满足的重要性。

“铢毫岂能益,蹈之不复疑”表明了君子对待物质的态度,认为再多的财富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因此他们不会对已有的生活状态产生怀疑或动摇。

最后,“飞蓬与流萍,随飙顺所栖”将人比作随风飘荡的飞蓬和流萍,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和无助,同时也暗示了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

“朱博踰台鼎,郗生有愧辞”通过历史人物朱博和郗生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顺应命运、不贪求高位的智慧。朱博虽官至高位,但郗生因不满而辞官,两相对比,突出了作者对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推崇。

“翰音实不从,妖孽自来欺”表达了对那些违背内心声音、被邪恶势力所利用的人的批判,强调了坚守自我、不被外界诱惑的重要性。

“所贵从吾好,此训心耿如”总结全诗,强调了遵循内心喜好、坚持自我原则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境遇、社会现象和个人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顺应自然、淡泊名利、坚守内心的原则的倡导,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病咏怀九首(其六)

常览肥遁踪,思与古贤对。

其骨夕已尘,忉忉念萝薜。

竹帛有遗言,昭兹托衷肺。

超超诣玄表,混混皆雅致。

诵言若耳聆,俨成金兰会。

日久酣此中,庶几永神契。

形式: 古风

临病咏怀九首(其七)

缅彼林中贤,旷达自高伍。

荷锸命追随,云死便埋我。

听言若狂矫,此道足旁午。

世间红颜子,谁谢岱遵苦。

珠玉锢重泉,均之化黄土。

累累北邙丘,发掘不可数。

秦汉酷侈营,民劳竟何补。

王孙贵裸葬,庶几返隆古。

形式: 古风

临病咏怀九首(其八)

生年本无根,脩短不可期。

骸干岂恒执,自有冥宰枢。

大椿何劳艳,蜉蝣亦奚悲。

委顺元化中,荡荡不怀疑。

天地为一朝,万载果须臾。

去日倘终尽,来者奚为馀。

即事便成欢,母迷愿外岐。

形式: 古风

临病咏怀九首(其九)

日出茅宇红,披衣而抖擞。

今晨又成朝,昨夕已陈朽。

众鸟凌旭飞,黄鹂鸣其友。

好音散幽空,交交历芳柳。

时蔬亦紫敷,薄采荐嘉酒。

且尽康酌娱,此形聊吾有。

餔糜戒山妻,握粟出空缶。

为我烹设之,相呼待邻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