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罗幕泥金窣地垂,夜香烧尽二更时。
不知帘外溶溶月,上到梅花第几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开篇“罗幕泥金窣地垂”写出了室内的精致与富丽,罗幕低垂,几乎触地,其间渗透着贵族生活的奢华。而“夜香烧尽二更时”则传达了时间流逝和空间氛围的安静与沉浸,二更即是夜晚的深处,只剩下熏香的余韵。
至于“不知帘外溶溶月”,诗人通过帘幕隐约地感受着外面明亮而柔和的月光。这个“不知”字极富含蓄,它既表达了对外界的隔绝,也透露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寂寞。
最后,“上到梅花第几枝”则是一种超脱,诗人在这宁静夜晚,不去计较世间纷扰,而是将心灵寄托于高远的梅花之上。这里的“第几枝”并非实指,而是表现了一种无关具体数目的放达与超然。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宋代女性在封闭空间内的心灵世界,她们以一种微妙而又淡定的情绪,与外界隔绝,又不失对月夜美景的细腻感受。
不详
云鬓慵梳睡不忺,倚阑听燕语虚檐。
春愁自是无重数,生怕东风揭绣帘。
咄哉牛儿,心壮力壮,几人能可牵系。
为爱原上,娇嫩草萋萋。
只管侵青逐翠,奔走后、岂顾群迷。
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能有智,长绳牢把,短梢高携。
任从它,入泥入水无为。
我自心调步稳,青松下、横笛长吹。
当归处,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
霅溪深极地根清,四水交流激射声。
一来一往几车马,可北可南多路岐。
莫待迷途重回首,未曾差处著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