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尔准的《台阳杂咏(其五)》,以佛教和道教元素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自然景象与美食享受的画面。"佛髻波罗蜜"和"仙肤优钵昙"借用了佛教和道教的术语,暗示了超凡脱俗的意蕴,"苓抽芳薏苦,蕉剥露芽甘"则通过描写茯苓、薏米的清香和香蕉的甘甜,展现了细腻的味觉体验。"南凤三杯粟,西螺五寸柑"进一步描绘了南方的稻米和西部的柑橘,体现了地域特色。最后两句"问谁能编织,名状漏嵇含"则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种美好生活的赞叹和对能将其细致描绘的才情的赞赏。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将禅意与世俗生活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美食的热爱以及对艺术表达的高雅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