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何处发昆崙,连乾复浸坤。

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

岸裂新冲势,滩馀旧落痕。

横沟通海上,远色尽山根。

勇逗三峰坼,雄标四渎尊。

湾中秋景树,阔外夕阳村。

沫乱知鱼呴,槎来见鸟蹲。

飞沙当白日,凝雾接黄昏。

润可资农亩,清能表帝恩。

雨吟堪极目,风度想惊魂。

显瑞龟曾出,阴灵伯固存。

盘涡寒渐急,浅濑暑微温。

九曲终柔胜,常流可暗吞。

人间无博望,谁复到穷源。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从哪里开始,昆仑山脉绵延起伏,连接天地
波涛汹涌,经过雁门关,声音震动龙门
河岸因新的冲击而裂开,沙滩上留有过去的痕迹
河流横贯大海,远方的景色消失在山脚下
勇敢地流淌,冲击三座山峰,象征四大水系的威严
湾中秋意浓,夕阳映照在外围的村庄
泡沫纷飞,知是鱼儿呼吸,木筏漂来,可见鸟儿栖息
白天飞沙弥漫,黄昏时雾气凝结
雨水滋润农田,清澈的水流象征帝王的恩赐
雨声如诗,极目远眺,风的力度令人震撼
神龟显瑞,阴灵守护,古老的力量依然存在
寒冷的旋涡渐紧,浅水处夏日微暖
曲折的河流最终以柔克刚,常流无声却能包容万物
人间再无博望那样的探索者,谁能抵达源头

注释

昆崙:古代神话中的西方大山,象征着天地的分界。
乾:天。
坤:地。
雁塞:雁门关,古代边关名。
龙门:黄河壶口瀑布附近,象征着险要之地。
四渎:古代对黄河、长江、淮河、济水的总称,象征重要河流。
博望:张骞,西汉时期著名探险家,曾出使西域。
穷源:源头,这里指河流的最开始或事物的根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象和其重要的地位。开篇“何处发昆崙,连乾复浸坤”通过对黄河源头的描述,展现了河流的宏伟气势。“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则写出了黄河水势汹涌,声如雷鸣,给人以震撼之感。诗中还描绘了岸边景象,“岸裂新冲势,滩馀旧落痕”表现出自然的力量和时间的变迁。

“横沟通海上,远色尽山根”展示了黄河奔流入海的情状,而“勇逗三峰坼,雄标四渎尊”则通过对河流的形容,强调了其威武不屈的特性。接着,“湾中秋景树,阔外夕阳村”画出了河岸秋色和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

诗人还注意到了黄河与生物的关系,“沫乱知鱼呴,槎来见鸟蹲”表明了河流孕育生命的重要性。而“飞沙当白日,凝雾接黄昏”则写出了黄河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

“润可资农亩,清能表帝恩”一句强调了黄河水利灌溉之功能和其对农业的支持,同时也象征着皇恩浩荡。紧接着,“雨吟堪极目,风度想惊魂”则通过自然现象,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显瑞龟曾出,阴灵伯固存”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瑞兽或是对河流神秘力量的一种表述。最后,“盘涡寒渐急,浅濑暑微温”写出了水流在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而“九曲终柔胜,常流可暗吞”则总结了黄河蜿蜒曲折却又持久不息的特性。

全诗最后,“人间无博望,谁复到穷源”表达出诗人对黄河源头的向往之情,似乎在探讨生命和自然的起点。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河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新雪八韵

大雪满初晨,开门万象新。

龙钟鸡未起,萧索我何贫。

耀若花前境,清如物外身。

细飞斑户牖,乾洒乱松筠。

正色凝高岭,随流助要津。

鼎消微是滓,车碾半和尘。

茶兴留诗客,瓜情想戍人。

终篇本无字,谁别胜阳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蜀州郑史君寄鸟觜茶因以赠答八韵

鸟觜撷浑牙,精灵胜镆铘。

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

拒碾乾声细,撑封利颖斜。

衔芦齐劲实,啄木聚菁华。

盐损添常诫,姜宜著更誇。

得来抛道药,携去就僧家。

旋觉前瓯浅,还愁后信赊。

千惭故人意,此惠敌丹砂。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酬曹侍御见寄

儒道苦不胜,迩来惟慕禅。

触途非巧者,于世分沈然。

要地羞难入,闲居钝更便。

清和挑菜食,闷寂闭花眠。

累遣期抛俸,机忘怕与权。

妨春愁筦榷,响夜忆林泉。

匪石从遭刖,殊膏枉被煎。

讨论唯子厚,藏退合吾先。

旧制群英伏,来章六义全。

休旬一拟和,乡思乱情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蔡州蒋亭

草径彻林间,过桥如入山。

蔡侯添水榭,蒋氏本柴关。

静汎穷幽趣,惊飞湿醉颜。

恨无优俸买,来得暂时闲。

步与招提接,舟临夕照还。

春风应不到,前想负花湾。

形式: 排律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