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史使君(其一)

风流史使君,三载竹符分。

吏舍积青草,公庭生白云。

山城有弦诵,瘴海无妖氛。

父老关门送,不持钱一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史使君的官员在任三年期间的政绩与影响。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徐熥展现了史使君治理下的地方风貌和百姓生活的变化。

首句“风流史使君”,开篇即以“风流”二字赞美史使君的个人魅力与治理能力,暗示其不仅在政务上卓有成效,更在人文修养上有着独特的风采。接着,“三载竹符分”点明了史使君任职的时间长度,以及他所负责的地区,竹符常用于官府文书,此处暗含其勤勉处理政务之意。

“吏舍积青草,公庭生白云”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官府内外的景象。青草堆积在官舍中,象征着官员们勤于公务,无暇顾及日常琐事;而公庭上空飘浮的白云,则寓意着清正廉洁的政治风气。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迁,侧面反映了史使君及其团队在任期内对地方治理的积极贡献。

“山城有弦诵,瘴海无妖氛”进一步展示了史使君治下的社会文化氛围与环境安全状况。山城中的读书声与欢笑声,象征着教育事业的兴盛与文化的繁荣;而“瘴海无妖氛”则强调了在史使君的治理下,原本可能存在的疾病与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最后,“父老关门送,不持钱一文”描绘了百姓对史使君离任时的不舍之情。父老们亲自出门相送,却未携带任何财物,仅以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对这位好官的感激与敬意。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史使君深受民众爱戴,也彰显了其为官清廉、不谋私利的高尚品德。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全面展现了史使君在任期间的政绩与人格魅力,以及他对地方发展与百姓福祉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史使君(其二)

一麾初出守,三十已专城。

露冕诸侯贵,攀辕百姓情。

俸贫难养鹤,庭静但闻莺。

试看长溪水,惟君能共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黄生懋政

怜君湖海客,寄迹少年场。

音律周公瑾,丹青顾长康。

侠常弹短剑,贫不厌空囊。

名姓应难问,多于酒肆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过郑君大白云庄

何处辨山家,轻云处处遮。

乱峰围拱木,一径入梅花。

草榻依林设,柴门逐水斜。

主人无所事,杯酒送年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晚泊七里滩

寒云生近浦,落日满前汀。

旅梦惊潮破,渔歌过濑停。

一竿秋水碧,孤棹晚山青。

向夕推篷望,中天见客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