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夜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年岁增长,心情常常感到失落,生病后两鬓变得更加斑白。
内心的失望比炉中的火焰还要黯淡,头上的白发比台阶下的霜还要多。
三峡以南的城市中最偏远的是这里,每年的冬至夜晚格外漫长。
今夜才感觉到房间的寒冷,坐在这里向妻子索取寒衣。

注释

老去:年华老去。
濩落:失落, 不如意。
须鬓:胡须和鬓角,代指头发。
苍浪:形容头发由黑变白,斑白。
南宾:古地名,今重庆市忠县。
偏长:比其他地方更长。
房栊:窗户或房间的框架,代指房间。
孟光:此处借指妻子,孟光是古代贤妻的典故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至之夜的感受和心境。"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青春不再以及健康问题的深切体会。"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则通过比喻,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和活力,而头发却早已斑白,如同屋檐下的霜雪一般。

接着,"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写出了诗人对于遥远而寒冷之地的独特感受,以及在这一天里,对时间流逝的特别感慨。最后,"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则是诗人在这个夜晚,真正感到房间里的寒冷,急忙寻找温暖的衣物,而通过提及古代贤臣孟子之光来衬托自己的孤独与清贫。

整首诗以淡雅、质朴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冬夜晚的凄凉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冬初酒熟二首(其一)

霜繁脆庭柳,风利剪池荷。

月色晓弥苦,鸟声寒更多。

秋怀久寥落,冬计又如何。

一瓮新醅酒,萍浮春水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冬初酒熟二首(其二)

酒熟无来客,因成独酌谣。

人间老黄绮,地上散松乔。

忽忽醒还醉,悠悠暮复朝。

残年多少在,尽付此中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冬夜对酒寄皇甫十

霜杀中庭草,冰生后院池。

有风空动树,无叶可辞枝。

十月苦长夜,百年强半时。

新开一瓶酒,那得不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北亭招客

疏散郡丞同野客,幽闲官舍抵山家。

春风北户千茎竹,晚日东园一树花。

小盏吹醅尝冷酒,深炉敲火炙新茶。

能来近日观棋否,太守知慵放晚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