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宝髻无光玉貌昏,悲歌空感旧承恩。
君王喜问先朝事,时许车儿到殿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失宠的老宫人的形象。"宝髻无光玉貌昏",通过写她的发髻不再闪耀,容貌憔悴,暗示了她昔日的荣华已逝,如今身处困境。"悲歌空感旧承恩",表达了她对往昔得到君王宠爱的回忆,如今只能徒然悲伤,那份恩情已成空。
"君王喜问先朝事",宫人被询问的是前朝之事,这可能是她曾经擅长的职责,但此刻却显得不合时宜,反映出她的地位今非昔比。最后,"时许车儿到殿门",暗示了宫人的孤独和被遗忘,连平时接送她的车儿也不再光顾,进一步加深了她的凄凉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从宫廷中心沦落到边缘的老宫人,流露出深深的哀怨和对过去的怀念。
不详
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寓临安(今浙江杭州)清湖河。所居有池亭竹木之胜,命曰适安。有《适安藏拙馀稿》、《适安藏拙乙稿》。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自序其集。事见《南宋古迹考》卷下。 诗,以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侍辇观花上苑春,太皇宣索凤笙频。
如今犹记当时曲,对谱閒教小内人。
几回梦里到边陲,马上犹能磨战旗。
弹泪对人偏爱说,建炎随驾渡江时。
障霜篝日夺天机,九月梅花赏玉蕤。
到了不如春意胜,水边风韵两三枝。
粉靥娇春掌上轻,玉琴声里见深情。
花边临别重回首,犹恐丝弦说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