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方识圣门辞达旨,作文之法在其中。
但将正意由辞出,此外徒劳苦用功。
这首诗出自宋代朱熹的《训蒙绝句·辞达而已二首(其一)》,是朱熹对于作文之道的精辟见解。诗中强调了文章的核心在于表达清晰准确的思想和意图,即“方识圣门辞达旨”,通过正确的语言形式来传达作者的正意。朱熹认为,如果只是在辞藻上费尽心思,而忽视了内容实质,那就是“徒劳苦用功”。因此,他教导人们在写作时应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追求辞达旨的境界。这不仅是对古代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价值观。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因辞可以验人心,心地开明辞必明。
试把正人文字看,何尝巧滞与艰深。
谁云贫贱人难处,只为重轻权倒持。
钓渭耕莘皆往辙,圣贤不法我何归。
差以毫釐大乱真,苟羞就正堕终身。
不惟枉费穷年力,反作滔天祸世人。
竦然敬立体斯存,容貌常如见大宾。
此是圣门持守法,必须心在可为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