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

江水东流去,清樽日复斜。

异方同宴赏,何处是京华。

亭景临山水,村烟对浦沙。

狂歌过于胜,得醉即为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江水向东流去,每日饮酒直到斜阳。
身处异地,同享盛宴,哪里才是繁华的京城呢?
亭台依傍山水,乡村炊烟袅袅升起,映照着河岸的沙地。
放声高歌超越了胜利,能醉倒就是我的归宿。

注释

江水:江河的水。
东流:向东流淌。
清樽:清澈的酒杯。
日复:每日重复。
斜:倾斜,这里指夕阳西下。
异方:他乡。
何处:哪里。
京华:京都的繁华。
亭景:亭子周围的景色。
临:靠近。
村烟:乡村的炊烟。
浦沙:河边的沙滩。
狂歌:豪放的歌唱。
胜:胜利,此处可能指欢乐。
得醉:能够喝醉。
即为家:就视为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自然之中举行的宴会,诗人以江水东流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清樽日复斜"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宴会的悠闲气氛,而"异方同宴赏"则突显了宴席上人们的欢聚与共享之乐。

"何处是京华"一句,诗人似乎在问自己,在这远离京城的地方是否能找到心中的家。接着,"亭景临山水,村烟对浦沙"描述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画,宴会举行在一个靠近山水、有着村庄和沙滩的小屋中,这种环境让人感到既亲近自然,又与世隔绝。

最后两句"狂歌过于胜,得醉即为家"表达了诗人的豪放情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这场宴会上,即便是狂热地歌唱,也不过是一种超越常规、寻求精神解脱的方式。"得醉即为家"则意味着在这种忘我之境中,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这份醉意,便成了他在异乡的家。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对远方故土的眷恋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其一)

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二首(其二)

把烛成桥夜,回舟坐客时。

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

衰谢多扶病,招邀屡有期。

异方乘此兴,乐罢不无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陪李金吾花下饮

胜地初相引,余行得自娱。见轻吹鸟毳,随意数花须。

细草称偏坐,香醪懒再酤。醉归应犯夜,可怕李金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

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巅。

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

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