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杂感(其一)

高浃天墟括九州,微茫一发认流求。

风生鳌背重溟黑,雷奋鲲身巨岛浮。

针路向空难问渡,铁礁拔地不容舟。

颜林几辈虫沙没,落日苍凉赤嵌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台湾为背景,展现了对台湾地理环境的描绘以及历史沧桑的感慨。首联“高浃天墟括九州,微茫一发认流求”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将台湾置于整个中国的版图之中,通过“高浃天墟括九州”的描述,展现出台湾在地理上的独特地位,而“微茫一发认流求”则点明了台湾在地图上犹如微小的一点,需要仔细辨认。

颔联“风生鳌背重溟黑,雷奋鲲身巨岛浮”进一步描绘了台湾的自然景观,通过“风生鳌背”和“雷奋鲲身”,形象地展现了台湾多变的气候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这里使用了神话中的生物——鳌和鲲,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同时也暗示了台湾与海洋的紧密联系。

颈联“针路向空难问渡,铁礁拔地不容舟”则转向了航海与地理探索的主题,表达了在茫茫大海中寻找正确的航向和穿越险恶礁石的艰难。这一联既是对实际航海挑战的写照,也隐喻了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尾联“颜林几辈虫沙没,落日苍凉赤嵌楼”则是对历史的回顾与感慨。通过“颜林几辈虫沙没”这一句,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人物的消逝,暗示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文化交汇之地。最后一句“落日苍凉赤嵌楼”则以夕阳下的赤嵌楼作为画面的收束,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壮美的氛围,表达了对台湾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台湾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特征,还蕴含了对历史变迁、民族融合以及探索精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台湾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

收录诗词(128)

张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得雨同书楸村给谏赋

输粟重洋役汎舟,济时方略愧前筹。

万家聚岛如孤旅,三日为霖解百忧。

声振地雷横出海,势分天汉倒悬流。

会须斗酒从田父,叱犊村中看绿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书楸村劝农韵

冲泥舆骑海城东,野磐炊烟竹树丛。

一寸遥青山写影,千畦净绿雨为功。

扶锄父老沽醇酒,比屋鸡豚见古风。

好待如云秋稼熟,来看高廪共歌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七夕

露重风轻七夕凉,魁星高宴共称觞。

幽窗还听喁喁语,花果香灯祝七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赤嵌城

巍楼遥望屹西东,月户云窗结搆工。

极目晚天环海市,倚阑谁忆荷兰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