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书示儿

先生堂前白板厨,不藏金玉惟藏书。

牙签免讥手未触,非但目览仍腹储。

我无负郭田二顷,家传经训真菑畬。

虽然未蒙稽古力,脩身慎行端有馀。

汝曹继志当自勉,勿使贻笑金银车。

纵无科目可谋进,诗礼自足光门闾。

当今公卿亦下士,衣冠独许来庭除。

达知诸老固有命,大者凤閤小石渠。

一丁不识人所贱,渐弃笔砚归犁锄。

语言无味面目俗,名胜安肯临其庐。

少陵觅句示宗武,渊明任运责阿舒。

古人训子皆如此,卖金买书非吾疏。

但愿尔辈贤复寿,世世保此安仁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题书示儿》是一首充满教诲意味的诗,诗人以自己的书房为背景,向孩子们展示了一种崇尚学问、重视教育的家庭传统。诗中提到的“白板厨”、“牙签”和“藏书”,形象地描绘了书房的简朴与书香氛围,强调了知识的价值而非物质财富。

诗人自述虽无丰厚家产,但家族传承的经训如同荒田待耕,虽未直接参与科举,但仍注重修身慎行,认为诗书足以光大门楣。他鼓励孩子们要继承家风,勤奋学习,避免追求金银车马的虚荣,而应以学问为重。

诗人还提到,即使在官场中,公卿也尊重读书人,这表明知识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他以古人如杜甫、陶渊明为例,告诫孩子们卖金买书并非轻率之举,而是对后代的长远投资,期望他们能像古代贤人一样贤良长寿,世代守护这个充满智慧的“安仁居”。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元代文人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知识的敬仰,以及对后代品德修养的期望。

收录诗词(283)

尹廷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 字:仲明
  • 籍贯:遂昌

相关古诗词

银岭书怀

泥滑滑,泥滑滑,竹鸡雨声相间发。

银岭遥遥马戍高,行行白尽征夫发。

征夫发白白如丝,树本欲宁风挠之。

壮士心肠类铁石,别离肯作儿女悲。

终南嵩华在何许,我欲登高一怀古。

会逐群仙驾紫鸾,咳唾九天落香露。

形式: 古风

车中作古乐府

车历辘,车历辘,驴牛逐逐双转毂。

可怜喘汗更鞭朴,行到深更鞭转速。

老夫平生苦晕眩,两手扶头身蹙缩。

停车少憩日又出,束栝营炊道旁屋。

牛疲马跛筋力绝,世上利名心未足,前车未去后车续。

车历辘,车历辘,老夫柳下眠正熟。

铃丁当,铃丁当,大车小车摆作行。

问渠捆载有何物,云是官满非经商。

蟠螭金函五色毯,钿螺椅子象牙床。

美人娇娇如海棠,面帘半染尘土黄。

迎门软脚闹亲旧,提擎骆瓮刲肥羊,人生富贵归故乡。

铃丁当,铃丁当,老夫北行书满箱。

形式: 古风

送惠南归

去年大儿别我归,钱唐江上秋云飞。

今年小儿辞我去,离亭黄叶燕山路。

人生百岁石火光,何堪别离苦断肠。

蚁穴荣枯祗瞬息,蜗角胜名才毫芒。

胡为天涯更海角,山鸟野猿俱笑错。

清风明月归去来,白饭黄齑苦不恶。

眼中太华与黄河,酒后耳热还高歌。

一瓢一笠春雨里,笑倒道旁春梦婆。

形式: 古风

送永嘉宰王吉卿满任

永嘉令尹冰雪胸,永嘉之民齐鲁风。

公未下车六载前,乡村寂莫鸡犬空。

民畏县门如虎穴,吏卒隳突乎西东。

公来抚字六载后,家家机杼年年丰。

人以庭家视官府,心事洞达民情通。

剚繁治剧谈笑里,兴废补弊千年功。

平生学道得古意,仁爱一念阳春融。

公庭罕闻响鞭朴,千门月色弦歌中。

乃知德化最有补,宜与俗吏开盲聋。

丹桂江上明昼锦,忽起归兴随征鸿。

冷官岁晚感知己,双凫直上何匆匆。

愿将政绩告太史,芳猷从此书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