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友人春别

波流云散碧天空,鱼雁沈沈信不通。

杨柳昏黄晚西月,梨花明白夜东风。

秋千庭院人初下,春半园林酒正中。

背倚栏杆思往事,画楼魂梦可曾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的画面,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不舍。诗人通过波流云散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心中无法寄托的思绪和情感。

"波流云散碧天空,鱼雁沈沈信不通"两句以广阔的视角开篇,水面上的涟漪与天际的云朵交织在一起,生动地描绘出一种隔绝与孤独。"鱼雁"一词既指自然界中的生物,也象征着人间的情谊和信息,而这些都已难以触及,显现了离别后的寂寞。

"杨柳昏黄晚西月,梨花明白夜东风"接着描绘出春日的景色,杨柳在夕阳下显得有些昏黄,而梨花则在夜风中清晰可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春天不同时段的景象,勾勒出了季节更迭中的美好与无常。

"秋千庭院人初下,春半园林酒正中"此处则是对时间流转的感慨。秋千即秋千游戏,是古代一种娱乐活动,这里指出人们刚开始参与这项游戏,而春天已过半,园林中的宴席正当其时。这两句诗透露出一个季节更替、岁月匆匆的主题。

"背倚栏杆思往事,画楼魂梦可曾同"末了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他靠着栏杆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中,而那座画楼,不仅是建筑,更承载着他与友人的共同灵魂和梦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离别之苦、时光易逝以及对美好记忆的珍惜。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将春日离别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266)

宋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 字:子虚
  • 籍贯:元平江路

相关古诗词

江上意

朝来暮还去,寒潮不曾住。

江水亦有情,佳期几番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长至

又见一阳生仲月,谁知独客最伤神。

天涯霜露深先垄,塞上干戈隔故人。

无酒步兵仍似醉,倩金曲?岂忧贫。

唯应天意同人意,欲放梅花树树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天平山拜范文正公祠

独倚天平望八荒,白云泉上每徬徨。

双崖开辟龙门壮,万石纵横虎阵张。

江堑洪波浮舸舰,洞庭飞雨洒衣裳。

于今王佐关心切,魏国祠前一瓣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湖酒家壁画枯木

衡岳乔松道途远,成都古柏山川隔。

忽惊老树刺眼来,疑是颓崖压东壁。

拗怒风雷龙虎气,盘摺造化乾坤力。

阴连沧海一片秋,秀夺西湖两峰色。

寒云苒惹霾昼影,冻藓缘沿借春碧。

醉翁睥睨欲挂衣,禅伯经营思憩锡。

乌鸢冥下踏枝空,猿猱夜过嗔藤仄。

铁干铜柯嗅不香,苍雪玄烟润将滴。

便拟攀萝解纠缠,何烦平地生荆棘。

直须扫去曲碌姿,挥作昂霄数千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