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张坦的《古意(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郭隗的怀念和对礼贤下士精神的感慨。首句“我登黄金台”,诗人以自身登临象征招贤纳士的黄金台,暗示对古代贤才的向往。接着,“郭隗今何往”表达了对郭隗这样贤能之士去向的疑问,暗含对其人品与事迹的追忆。
“礼士在推心,千金等土壤”两句,强调了真诚对待贤士的重要性,即使千金之重也应视若泥土般平等对待,体现了公正无私的用人之道。诗人认为,真正的贤士不应只为利益所驱使,他们的襟怀高尚,值得尊敬。
“士也为利趋,襟怀亦可想”进一步揭示了士人的内心世界,即使有人可能受到诱惑而追求私利,但他们的高尚情操仍然值得揣摩和学习。“躄者夺所爱”一句,通过描绘一个身有残疾的人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赞扬了那些品德出众者的影响力。
最后,“高风群钦仰”直接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敬仰,而“台以黄金名,宜乎委草莽”则以黄金台的命名寓意,表达出人才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黄金台空置,也不应让它荒废,暗含对当今社会不重视贤才的批评。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理想人格和公正用人之道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