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方太古的《夜坐喜晏伯谦谈禅》描绘了夜晚静谧的场景。首句“海月未出山”以海上升明月未照山头的景象,渲染出夜晚的宁静和期待。接着,“清宵起灯烛”点明诗人与朋友晏伯谦在深夜点燃灯火,准备进行深沉的交谈。
“草坐偕道流”写出了他们席地而坐,如同修行者般简单而专注,暗示着此次对话的禅意氛围。“谈禅畅幽独”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对佛法的探讨,享受着独自冥想的愉悦。诗人通过“云岩一何深”暗喻禅理的深远和不易领悟,而“心远境自足”则表达了心境超越物质环境,达到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最后两句“泠然忽成悟,风吹隔窗竹”以自然界的微风吹动窗外竹叶的声音,寓言般地传达出一种顿悟的瞬间,仿佛心灵得到了解脱,与自然和谐共处。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入情,通过夜坐谈禅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