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其四)

斗帐炷炉熏,花露裛成芗泽。

萦透雪儿金缕,醉玉壶春色。

非烟非雾锁窗中,王孙倦留客。

不道粉墙南畔,也有人闻得。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温馨生活场景的享受与感悟。"斗帐炷炉熏"一句,设定了室内温暖舒适的氛围,炷炉散发出的香气与春日花露共同营造了一种清新而不失奢华的环境。

"花露裛成芗泽"则是对自然景致的描绘,花间露水凝结成珠,如丝缕般细腻。下句"萦透雪儿金缕"中,"萦透"二字形容轻柔而又清晰的光线与水珠相互交织,"雪儿"则是对白花或露珠的美丽比喻,而"金缕"则暗示了一种精致且珍贵的质感。

接着,"醉玉壶春色"一句,以"醉"字形容酒酣胸臆之余,那份温柔如春日里轻柔的阳光般包围着心灵。"非烟非雾锁窗中"则是对室内外景色的描绘,诗人通过窗棂望去,只见烟雾迷离,不知何处,但这种朦胧之美正是春日难得的风光。

"王孙倦留客"一句,则揭示了主人公——可能是一位王室后裔或贵族子弟,因宴饮而感到慵懒,乐不思蜀,不忍心让宾客离开。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豪迈情怀。

最后两句"不道粉墙南畔,也有人闻得"则转折出诗人对外界的关注,即便是在这宁静而私密的空间里,也有过客路过,闻到了屋内宴饮的消息。这里"粉墙南畔"可能暗指一处隐蔽且美丽的地方,而"也有人闻得"则表明诗人虽然享受着自己的小世界,但并未完全隔绝于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室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私密空间的追求与享受,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情感和美学。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好事近(其三)

春色到花房,芳信一枝偏好。

勾引万红千翠,为化工呈巧。

花姑玉貌笑东风,今朝放春早。

看取鬓边幡胜,永宜春难老。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如梦令(其二)

潮退江南晚渡。山暗水西烟雨。

天气十分凉,断送一年残暑。归去。归去。

香雾曲屏深处。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其三)

卧看西湖烟渚。绿盖红妆无数。

帘卷曲栏风,拂面荷香吹雨。归去。归去。

笑损花边鸥鹭。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其一)七夕

雨洗青冥风露。云外双星初度。

乞巧夜楼空,月妒回廊私语。凝伫。凝伫。

不似去年情绪。

形式: 词牌: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