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

耨月耕烟水国春,薄徒应笑作农人。

皇王尚法三推礼,白社宁忘四体勤。

雨洒蓑衣芳草暗,鸟啼云树小村贫。

犹胜堕力求飧者,五斗低腰走世尘。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在春水弥漫的烟波之地耕田,即使是微贱之人也会嘲笑我做农夫。
尽管皇室崇尚法治,三次推让礼仪,但我并未忘记农事的艰辛,即使身在白社(古代士大夫聚会之处)。
雨打湿蓑衣,芳草丛生,小鸟在云树间鸣叫,描绘出小村庄的贫穷景象。
这比那些为了温饱而卑躬屈膝的人要强,他们为了五斗米而低着头在世间奔波。

注释

耨月:春耕时节。
薄徒:微贱之人。
尚法:崇尚法治。
三推礼:三次推让的礼仪。
白社:士大夫聚会之处。
宁忘:并未忘记。
四体勤:身体辛劳。
雨洒蓑衣:雨打湿蓑衣。
芳草暗:芳草茂盛。
鸟啼云树:鸟儿在云雾中的树木上鸣叫。
小村贫:小村庄的贫困。
堕力求飧者:为求温饱而堕落的人。
五斗低腰:五斗米的诱惑使他们低头。
世尘:世俗尘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景象和心情,通过对农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劳动者的尊重。开篇“耨月耕烟水国春”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一个在春日里勤奋耕作的农民形象。"薄徒应笑作农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平实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皇王尚法三推礼,白社宁忘四体勤”两句中,“皇王尚法”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制定的农时法律,而“白社”则是指古代的一种村落组织。这里强调了农业活动中的法度和团结精神。

接下来的“雨洒蓑衣芳草暗,鸟啼云树小村贫”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述,传达出雨后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对小村贫困现实的同情。

最后,“犹胜堕力求飧者,五斗低腰走世尘”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即便在困境中依然勤劳耕作者的赞许。这里的“犹胜堕力求飧者”指的是那些不懈怠努力的人,而“五斗低腰走世尘”则形象地描绘出农民辛勤工作、低头行走在尘土之中的身影。

整首诗通过对农事的细致入微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业劳动和田园生活的尊重与向往,以及对于那些辛勤劳作者的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喜雨上主人尚书

天皇攘袂敕神龙,雨我公田兆岁丰。

几日淋漓侵暮角,数宵滂沛彻晨钟。

细如春雾笼平野,猛似秋风击古松。

门下十年耕稼者,坐来偏忆翠微峰。

形式: 七言律诗

赠董先生

寿岁过于百,时闲到上京。

餐松双鬓嫩,绝粒四支轻。

雨雪思中岳,云霞梦赤城。

来年期寿箓,何处待先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词

井梧纷堕砌,寒雁远横空。

雨久莓苔紫,霜浓薜荔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太傅相公与家兄梅花詶唱许缀末篇再赐新诗俯光拙句谨奉清韵用感钧私伏惟采览

重叹梅花落,非关塞笛悲。

论文叨接萼,末曲愧吹篪。

枝逐清风动,香因白雪知。

陶钧敷左悌,更赋邵公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