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破镜行》由明代诗人卢梦阳所作,以“破镜”为题,借物喻人,寓意深刻。诗中以“破镜”为载体,描绘了人生中的挫折与遗憾,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首句“尔缺似难圆”,形象地描绘了“破镜”的残缺状态,暗示了人生的不完美或遭遇的不幸。接着,“尔晦依然明”则转折,表明即使在最黑暗、最困难的时刻,内心仍能保持光明,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
“形相半亏精彩在,普照万物皆容成”,进一步阐述了即使在破碎的状态下,其内在的光芒依旧存在,能够照亮周围的世界,成就一切可能。这不仅是对“破镜”的赞美,也是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记忆当年如满月,误斗坚刚成破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因某种原因导致的现状改变。这里“误斗坚刚”可能暗指因过于执着或固执而造成的遗憾。
“由来鉴别本无私,节解支分光不灭”,强调了事物的价值在于其本质,而非表面的完整或完美。即使经历了破碎,其内在的价值和光芒也不会消逝,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闺媛宫娥不尔留,几回抛掷坠青楼”,通过女性角色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忽视或抛弃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社会对某些价值的误解或偏见。
最后,“愿藏宝匣重磨洗,长与衰翁照白头”,表达了对重新找回美好、恢复完整性的渴望,以及对老年时光的珍视和期待。希望将破碎的事物修复,如同珍宝般保存,为年老之人带来光明与温暖。
整首诗通过“破镜”的意象,探讨了人生中的挫折、遗憾与希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和对人性光辉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