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左绵书怀呈荣州绵州二兄

岁行析木予去国,鹑尾之年才返室。

东西南北著此身,水陆二千三百日。

或云子非善谋身,幸生斯世同斯人。

胡为嘐嘐苦自好,轻辞富贵重绝贫。

五溪之滨有何好,兀坐六年不知老。

夔门待汝有何恶,要把山林易旌纛。

予闻其言心自语,吾非斯人而谁与。

独嗟行止各有时,龙蛰鸿归亦其所。

洋州拔将鸠馀民,仰空待救人不闻。

黎州边丁戍内郡,空养赤子防西门。

绵州近阸剑龙路,列雉惊奔渠不顾。

叙州平蛮亦良苦,卒以忧劳弃予去。

见危授命理之常,苟得死所庸何伤。

所忧人己两无益,燕蝠晨暝徒皇皇。

鹤山之颠一亩宫,我名吾亭日愿丰。

只祈天心速悔祸,雨禾雨麦苏民穷。

有粮饷士可卫民,有民给耕可供军。

民相资护关塞,又须监牧长得人。

规摹便立久安势,不作目前苟偷计。

弟兄归与里父师,长对春风赋常棣。

形式: 古风

翻译

岁月如梭我离乡,鹑尾之年方回返。
我身影遍布天地间,经历水陆两千三百日。
有人说你不善自保,幸而生于这世间共度时日。
为何你总焦虑自好,轻易放弃富贵选择贫穷。
五溪岸边有何好?静坐六年不觉老。
夔门等待你并无恶意,只想换山林为旗标。
听你言语心中暗想,若非此世我与谁共。
感叹人生各有定数,龙潜鸟归皆自然。
洋州百姓被拔离,仰望天空盼救却无声。
黎州边兵守内郡,空养孩童防敌门。
绵州险要剑龙路,雉鸟受惊奔逃无暇顾。
叙州平乱甚辛苦,终因忧虑离我而去。
临危受命乃常态,死得其所何足惜。
忧虑无益于人我,燕蝠早晚忙乱无方。
鹤山顶上小宫中,我名吾亭曰‘愿丰’。
只求苍天速消灾祸,降雨润田解民生。
粮食充足可保民安,民众耕作供给军需。
民众互助守边关,还需监督牧人选贤能。
长远规划求稳定,勿做眼前短视事。
兄弟归乡与乡亲,春风中吟唱兄弟情深。

注释

岁行:岁月运行。
析木:古代星宿名,此处指时间流逝。
鹑尾:星宿名,古人用来纪年。
子:你。
谋身:为自己打算。
嘐嘐:形容焦虑不安。
五溪:长江上游的五个支流。
兀坐:独自坐着。
夔门:长江三峡之一。
黎州:古代地名。
赤子:比喻未成熟的人或国家的子民。
绵州:古代地名。
阸:险阻。
剑龙路:比喻险要道路。
常棣:《诗经》中的篇章,象征兄弟情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至左绵书怀呈荣州绵州二兄》。诗中,作者以个人的流离经历,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他自比为远离故乡、漂泊不定的人物,感叹自己在动荡的时代中,选择放弃富贵,坚守清贫,寓居偏远之地。诗中提到的“五溪”、“夔门”等地,可能暗示着作者的流放生涯,他希望国家能够改变现状,关注百姓疾苦,如“雨禾雨麦苏民穷”。

作者还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期待,主张长远的规划和稳定的策略,强调人民与军队、边防的关系,以及教育的重要性。最后,他以“鹤山之颠一亩宫”的隐居生活,寄托了对和平与丰收的渴望,以及对兄弟亲情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感慨,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至后再见大雪杨尚书约登天开图画阁分韵得平字

天公闵赤子,踊为营杯羹。

寸白未云厌,赐以一尺平。

微阳动黄宫,万宝随孳萌。

蝗妖坐远屏,疠鬼亦就烹。

东邻文昌伯,志气为我倾。

携朋乐时丰,举酒浇空明。

忻忻各有适,耿耿未忘情。

不知宇宙内,肯尔同阴晴。

前时闻帝辇,随雪登山亭。

亭高一流盻,淮楚接神京。

新氓正露立,旧戍方长征。

形式: 古风

西郊访梅约李提刑李参政八客分韵得尔字

荒烟散牛羊,落日下城市。

天寒万木脱,岁晏群动弭。

西郊有孤芳,独唤春事起。

幽光耿参月,清艳明野水。

欲开未开时,似语不语意。

或疑春较迟,的皪尚霜蕊。

谁知春风心,浑在阿堵里。

洞霄逍遥公,九陇花月使。

领客居上头,蹇予亦婪尾。

颇怀去年游,岁月如许驶。

悠悠竟何成,总被物化使。

索酒浮大觥,歌商曳穷履。

真意浩无穷,作诗聊复尔。

形式: 古风

过大安军黑水阻涨憩崇道观以需涨落乃济

川游不停息,雨集有满除。

卓哉鄹鲁叟,即兹验功夫。

形式: 五言绝句

过屈大夫清烈庙下

鸾皇栖高梧,那能顾鸱枭。

椒兰自昭质,不肯化艾萧。

人生同一初,气有善不善。

一为君子归,宁受流俗变。

云何屈大夫,属意椒兰芳。

兰皋并椒丘,兰藉荐椒浆。

骚中与歌首,兰必以椒对。

谓椒其不芳,谓兰不可佩。

此言混凡草,臭味自尔殊。

亡何岁时改,二物亦变初。

以兰为可恃,委美而从俗。

椒亦佞且慆,干进而务入。

椒兰信芳草,气质自坚好。

胡为坏于廷,晚节不可保。

意者王子兰,与夫大夫椒。

始亦稍自异,久之竟萧条。

迨其习成性,甘心受芜秽。

不肯容一原,宁以宗国毙。

禹皋于共鲧,旦封与鲜度。

同根复并生,何尝改其故。

原非不知人,观人亦多涂。

治朝中可上,乱世贤亦愚。

况原同姓卿,义有不可去。

所望于兄弟,谓其犹可据。

我本兄弟女,孰知胡越予。

以是观离骚,庶几原心乎。

或云芷蕙等,岂必皆名氏。

骚者诗之馀,毋以词害意。

仲尼作春秋,定哀多微词。

楚之嬖小臣,况亦有不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