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春尽无何耳,客行犹及之。

水光风约束,山貌雨矜持。

物态从前好,官身到底痴。

只言餐秀色,十口政忧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春天已尽无多时,旅行者还能赶上它的尾巴。
水面波光被风轻轻约束,山容在雨中显得庄重而持重。
世间万物的状态一如既往地美好,但官场生涯始终让人感到愚痴。
只说欣赏美景就能饱腹,实际上十个人都正为饥饿所困扰。

注释

春尽:春天即将过去。
无何耳:没有什么了。
客行:旅行者。
犹及之:还能赶上。
水光:水面波光。
风约束:被风约束。
山貌:山的容貌。
雨矜持:在雨中显得端庄。
物态:事物的状态。
从前好:一如既往地好。
官身:官场生活。
到底:始终。
痴:愚痴。
餐秀色:欣赏美景。
十口:十个人。
政:正。
忧饥:为饥饿所困扰。

鉴赏

这首宋诗《暮春》是曹彦约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而诗人仍在旅途中的情景。"春尽无何耳"表达了对春光消逝的无奈,"客行犹及之"则透露出诗人行者的身份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水光风约束,山貌雨矜持"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水波荡漾、微风轻拂与雨水润泽山川的动态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季节的交替。

"物态从前好"是对过去美好春景的怀念,"官身到底痴"则是诗人自嘲,感叹自己公务缠身,无法尽情享受春光。最后两句"只言餐秀色,十口政忧饥"以幽默的方式收尾,表面上说欣赏美景足以饱腹,实际上暗指生活艰辛,连秀美的春色也无法填饱十口之家的饥饿。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对春日的美好留恋,又有对生活的现实感慨,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漫成寄朱伯海主簿

幸拜恩纶强自宽,穷居寒士忝微官。

风霜迢递踰千里,晨夕间关历万端。

一片山城常寂寞,几宵灯火忆团栾。

当年别后伤心处,极目君峰草木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谭仁季以二诗见贻走笔次韵(其一)

风声久想杜陵珂,坐对忘年可烂柯。

但觉清谈挥玉柄,也知文律敌金科。

螳螂欲振难当辙,鼹鼠终微漫饮河。

从此巽堂风月好,满腔茅塞半消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谭仁季以二诗见贻走笔次韵(其二)

诗才清不羡沧浪,曾向欧曾接瓣香。

万里相逢书逊志,百年几见易含章。

君温有脚开春盎,我暗无心得夜光。

可奈文场催战急,阵云飞动正堂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静坐对茶花偶作

菊后梅前冷落时,剪檀雕蜡酪为肌。

人从老处亲平淡,花向无中补阙亏。

地暖不忧春近远,窗空惟映月参差。

病夫久废卢仝碗,鼻观从容圣得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