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五首(其四)

玉凫烟炷,已到花阴午。

懒向鸳鸯寻绣谱,且教金笼鹦鹉。

薰衣熨尽都慵,棋残还理丝桐。

多少迎梅旧事,明窗一桁纱中。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清平乐五首(其四)》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玉凫烟炷,已到花阴午。” 开篇以“玉凫”形容烟雾轻盈,与“烟炷”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时间指向了午后,阳光透过花影,为场景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宁静。

“懒向鸳鸯寻绣谱,且教金笼鹦鹉。” 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的悠闲与随性。他不愿费心去寻找绣花图谱,而是选择与金笼中的鹦鹉相伴,享受片刻的轻松时光。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薰衣熨尽都慵,棋残还理丝桐。” “薰衣”指的是熏香衣物,此处用以表现诗人的闲适与慵懒。在棋局即将结束时,他又拿起琴弦,继续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多才多艺,也反映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多少迎梅旧事,明窗一桁纱中。” 最后两句将思绪拉回过去,提到了迎接梅花的往事。在明亮的窗户下,纱帘轻轻垂落,仿佛将过去的美好回忆轻轻包裹。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生活情趣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五首(其五)

画帘低照,一树绯桃笑。

澹艳明妆临薄晓,占得春阴多少。

临风独倚朱栏,晚来犹怯微寒。

第一内家鬓影,簪花尽与人看。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翠楼吟二首(其一)

曲槛留春,华轩敞夏,当年朱邸分赐。

香尘随步径,还随处、雕栏堪倚。小山纤峙。

又飞阁流丹,回廊萦翠,重帘低。

绿杨垂处,乱花横砌。最爱。

千朵娇红,似绛幡朱节,舞莺飞坠。

天风环佩响,更深院沉沉歌吹。艳情谁寄。

正钿匣裁诗,金凫添麝,人微醉。

锦屏双影,折枝横髻。

形式: 词牌: 翠楼吟

翠楼吟二首(其二)

炎景停空,翠波湔暑,明湖一曲圆抱。

环堤都是树,带夹岸、朱门多少。藕花开了。

占三面朱栏,与花回绕,青帘袅。

绮筵尊底,万红齐笑。

更爱墙外东邻,隐高楼天半,文窗窈窕。

绿杨摇曳处,恰掩映、钗横了鸟。靓妆双照。

尽罗扇兜香,递风都好。花光杪。

茜纱衫子,夕阳红到。

形式: 词牌: 翠楼吟

新雁过妆楼二首(其一)

正是池荷,红过后、满院绿树阴浓。

离离吐蕊,忽地数到珍丛。

伏雨阑风刚几度,又催他香梦惺忪。

好相逢,瑶台旧侣,钗朵玲珑。

长门当日别后,恁烧残画烛,苦忆欢悰。

泪浥银笺,诉天心事谁同。

黄金买赋何用,但重与、添香话汉宫。

猩帘护,愿月圆长闰,花好长红。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