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十景同萧克有孚有诸公作(其二)螺峰残雪

城东青山女儿眉,天寒变作沧浪髭。

晴风忽放寸碧出,乱白犹在苍松枝。

暾光日射分众色,断缬碎锦春离离。

道人看山踏泥去,日暮拾得金螺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陵地区螺峰残雪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山川的静谧与生机。

首句“城东青山女儿眉”,以比喻的手法,将远处的青山比作女子的眉毛,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出山的柔美与秀气。接着,“天寒变作沧浪髭”一句,通过季节的变化,描绘出山色由绿转为苍茫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变换。

“晴风忽放寸碧出,乱白犹在苍松枝”两句,描绘了冬日阳光下,山间微风轻拂,使得一片片绿色从苍茫中显现,而松枝上还残留着雪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冬日山林的独特魅力。

“暾光日射分众色,断缬碎锦春离离”则进一步描绘了阳光照射下的山景,色彩斑斓,如同断开的丝带和破碎的锦缎,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尽管此时是冬季,但诗人的想象中已经感受到了春的温暖与繁华。

最后,“道人看山踏泥去,日暮拾得金螺归”两句,以一位道人的行踪作为结尾,他踏着泥泞的山路,欣赏着美景,直至日暮时分,却意外地拾得一只金色的螺壳,这不仅增添了故事性,也寓意着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发现不凡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的哲思。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庐陵十景同萧克有孚有诸公作(其三)古城秋酿

大江蓼花红满堤,堤上人家多竹篱。

雨厨争炊白雪甑,霜瓮满泻黄酥卮。

城中少年好游冶,渡江买醉携蛾眉。

江东估客贪祭赛,第一先酹萧郎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庐陵十景同萧克有孚有诸公作(其四)小洲暮渔

螺湖石屋江水平,大船小船满东津。

举罾出鱼辄数十,落日光射金鳞鳞。

枫桥烟起新酒熟,共穿小鱼饮西邻。

大鱼虽肥且勿食,明朝卖与城中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赋杜氏秋晚红梅用友人韵

君不见绿珠吹笛意态閒,画楼百尺垂阑干。

红妆千年不复识,今日忽见春风村。

又不见景阳丽华唱璧月,酡腮半露钿花繁。

酒酣妙舞未肯散,一笑婉娩宫井寒。

馀妍尚可眩一世,绿空化尽难为完。

坐令前身白玉质,施朱作艳娇能言。

颇疑守宫点臂痕不灭,又疑如意伤颊血未乾。

凄风澹月疏竹外,幽香著客能返魂。

同根霜雪魁百卉,未有早秀争秋兰。

煌煌庭院生晓色,一树变作扶桑暾。

我欲呼坡仙,叩门共醉诗清温。

我欲唤东野,长安一日走马看。

向来酒禁今已释,莫遣顷刻无罍尊。

形式: 古风

赋欧园海棠和罗起初

蜀州海棠锦成畦,昌州海栗芳气菲。

名花自古恨不见,东风吹在西家西。

美人压酒红珠落,半笑新晴半含萼。

玉肤柔薄绛袖寒,妆泪轻盈脂脸怍。

太真姣睡金屋春,绿珠夜燕宫蜡薪。

一时群花尽妾媵,娉娉袅袅真仙人。

雨馀繁枝深绿净,好及佳时入觞咏。

花容相对易新故,人事无情有衰盛。

我昔曾同花下欢,宝钗插映鸦发盘。

只今便能日日为花醉,欲挽朱颜应已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