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

父天不可嗔,夫君不宜怨。

要知古圣贤,贵在素贫贱。

父常煮字不成饭,夫常织文不成绢,衣粗布衣龁藜苋。

去耕原上田,往种陌上桑。

穫云秋穗重,缲雪春丝长。

汝温汝饱官征忙,翁出校书为汝偿。

形式: 古风

翻译

对待父亲不应发怒,对丈夫也不宜心怀怨恨。
要知道古代的圣贤,贵在无论贫贱都能保持美德。
父亲常常研读文字却无法换得温饱,丈夫纺织文章也无法织成丝绸,穿着粗布衣吃着野菜。
你们去田野劳作,我去种植桑树。
秋天的庄稼硕果累累,春天的蚕丝绵长。
你们忙于官府征税,父亲读书来补贴家用。

注释

父天:指父亲如同天一般养育我们。
嗔:责怪, 怒。
夫君:丈夫。
不宜:不应该。
古圣贤: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素贫贱:平日里即使生活贫困。
煮字:读书学习。
饭:生计。
织文:纺织文章。
绢:丝绸。
衣粗布衣:穿粗布衣服。
龁藜苋:吃野菜。
耕原上田:在田野耕作。
种陌上桑:在路边种植桑树。
穫云秋穗:秋天丰收的庄稼。
缲雪春丝:春天纺出的洁白丝线。
官征忙:官府征税繁忙。
翁出校书:父亲外出读书。
偿:补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妻子在家辛勤劳作,丈夫则外出忙于仕途的场景。开篇“父天不可嗔,夫君不宜怨”表达了对上天和丈夫的无奈与理解。接着“要知古圣贤,贵在素贫贱”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重视节俭生活态度的赞赏。

接下来的几句生动地描绘了妻子在家中的艰辛劳作:“父常煮字不成饭,夫常织文不成绢”,“衣粗布衣龁藜苋”写出了家庭经济的贫困和妻子的勤劳。诗中还具体描述了农事活动,“去耕原上田,往种陌上桑”表明了生活的艰辛与对未来所寄予的希望。

“穫云秋穗重,缲雪春丝长”则是对季节变化和纺织劳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时间流逝和妻子不懈努力的画面。“汝温汝饱官征忙,翁出校书为汝偿”这几句诗展示了丈夫在外辛勤工作、读书求学以改善家庭状况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家境的描述和对古圣贤生活态度的赞美,展现了封建社会下层人民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夫妇之间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的情感和态度。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丫头岩诗载墙壁间无虑数十百首形容盖有尽之者矣辄复寄兴以俟采诗者择焉(其二)

女色无丑妍,入宫皆见妒。

蛾眉等刍蛹,嬉笑藏刀锯。

未笄化为石,不愿长门去。

国风直待歌螽斯,委身事主妾不辞。

君不见赵王如意今日死,明日佳人亦投厕。

何如山头化石千岁老无子。

形式: 古风

丫头岩诗载墙壁间无虑数十百首形容盖有尽之者矣辄复寄兴以俟采诗者择焉(其一)

色盛人自怜,色衰人见弃。

人心不可凭,女色焉足恃。

未笄化为石,不愿从夫婿。

厌华喜质如梁鸿,布衣操臼当相从。

君不见汉家天子刘文叔,郭后容衰亦遭逐。

何如山头化石不嫁老亦足。

形式: 古风

荷叶

爱莲尽爱花,而我独爱叶。

水仙剪圆碧,万柄相倚叠。

风掀翠釜举,露浥鲛珠晔。

不必满川红,香气自薰浃。

龟鱼荫凉影,鹭鸥憩别业。

洁可包龙城贾客之饭,清可制三闾修士之衣。

大可载太乙真人之卧,高可盖桐江神女之归。

醉仙捲作碧玉盏,歌妓携来绿云扇。

有时听雨隔窗眠,湖声十里钱塘晚。

形式: 古风

雁塔

君不见春初淮白鱼,秋深黄雀儿。

川潜山泊谁得知,灾身不幸甘且肥。

官饕弗渠赦,竟作一网打。

头颅千百奉苞苴,猩红熊白风斯下。

吾生亦何好,独坐味颇厚。

急符星火督虞人,覆巢空类无遗噍。

宁逢江南射生手,莫遇雁门馋太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