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词作《点绛唇》由左锡璇所写,描绘了一幅深沉而感伤的画面。"蹙损春山"以春山比喻女子的眉头紧锁,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阿谁解得相思苦"直接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无人能理解其内心煎熬。
接下来的"更无情绪。况著风和雨"进一步渲染了愁绪,连风雨都似乎在加剧她的哀伤。"年去年来,只有愁如故"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并未减轻她的愁苦,反而使之成为一种永恒的存在。
最后三句"长安路。乱云遮住。怅望情何许"以长安路象征远方的希望或心上人的所在,却被乱云遮蔽,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期盼与现实中的迷茫,以及难以言表的惆怅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主人公深沉的相思之苦和无尽的忧郁,展现了清代词作中常见的闺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