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灰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夜晚画面。"虚堂人静不闻更",诗人身处空旷寂静的厅堂,连打更的声音也听不见,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孤寂氛围。"独坐书灰对夜灯",他独自坐着,只有燃烧过的书灰陪伴,映照着昏黄的夜灯,显示出诗人深夜研读或思考的专注。
"门外不知春雪霁",门外的世界悄然变化,春雪已经停歇,但诗人并未察觉,这体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可能过于沉浸,对外界的变化不太留意。"半峰残月一溪冰",最后一句以景结情,描绘了窗外景象,残月挂在半山腰,溪水冻结成冰,进一步强化了冬夜的寒冷和寂静。
整体来看,这首《夜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独白,展现了宋朝文人士大夫在深夜时分的孤独心境和对知识的追求。
不详
悄悄如秋麦气凉,山风吹透湿衣裳。
小炉深幌枯松火,一夜寒香绕客床。
水国秋清潮半生,越王台殿锁荒城。
西楼一夜思归客,斜倚朱栏独听笙。
尽日凭栏客兴浓,山虽西绕水还东。
便乘春暮家园去,犹及棠梨满径风。
闹里看山不识真,偶来轩槛振衣尘。
诸峰便觉移相就,分付春风欲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