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清朝

坠絮孳萍,狂鞭孕竹,偷移红紫池亭。

馀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

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撺断绿阴成。

桑麻外,乳鸠稚燕,别样芳情。

荀令旧香易冷,叹俊游疏懒,枉自销凝。

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

便觉寸心尚老,故人前度谩丁宁。

空相误,祓兰曲水,挑菜东城。

形式: 词牌: 庆清朝

翻译

飘落的柳絮和浮萍滋生,狂风催生了竹林,偷偷地移动了春天的色彩,满池的花朵。
花瓣还未完全凋零,仿佛在为疲惫的蝴蝶提供最后的滋养。
写完送春的诗后,夏天的帷幕被绿色的树荫撕裂。
田野之外,小雏鸟和小燕子,它们有着不同寻常的情感。
荀令的旧日香气容易消散,感叹美好的时光变得慵懒,徒然让人感伤。
尘土侵蚀了谢公的木屐,幽静的小路布满了斑驳的青苔。
我感到内心已老,即使朋友再三叮嘱,也无济于事。
空自期待,却在兰草曲水边误了约定,又在东城挑菜时错过机会。

注释

坠絮:飘落的柳絮。
孳萍:浮萍滋生。
孕竹:催生竹林。
偷移:偷偷移动。
残蝶:疲惫的蝴蝶。
夏帷:夏天的帷幕。
乳鸠:小雏鸟。
谩丁宁:徒然叮嘱。
祓兰曲水:兰草曲水边的活动。
挑菜东城:东城挑菜的习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观察,将自己的情感与之融合,以此表达对逝去时光和旧日情怀的留恋。

"坠絮孳萍,狂鞭孕竹,偷移红紫池亭。" 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色,其中“坠絮”指的是柳絮随风飘落,“孳萍”则是水面上的浮萍在微风中轻摇,“狂鞭孕竹”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竹子被狂风吹得弯曲的样子,而“偷移红紫池亭”则描绘了一幅温柔的景象,似乎时间在静悄悄地流逝。

"馀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 这里诗人通过未落的余花和忙碌的蝴蝶,抒发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撺断绿阴成。" 这句话表明诗人已经写完了送别春天的诗篇,而夏日的绿荫也随之而来,似乎时间已经悄然进入了新的季节。

"桑麻外,乳鸠稚燕,别样芳情。" 在这里,诗人描绘了桑树与麻黄交织在一起的景象,同时也有着小鸭子和初学飞行的小燕子的活泼画面,通过这些生动的图景,传达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情感。

"荀令旧香易冷,叹俊游疏懒,枉自销凝。" 这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过去情谊的留恋之情,似乎那些美好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忘。

"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 这里描绘了一种荒废与静谧的氛围,尘土覆盖了曾经踏足的地方,而幽静的小路上长满了斑驳的苔藓。

"便觉寸心尚老,故人前度谩丁宁。" 诗人通过这几句话表达了自己内心依旧保留着对往日时光的眷恋,以及对那些已经过去的人和事的记忆。

"空相误,祓兰曲水,挑菜东城。" 最后一句诗,则是诗人的无奈和感慨,或许是在表达一种对于人生的迷茫和无常的感受,也可能是在叙述自己在生活中某些无法挽回的情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传递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所产生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14)

史达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163~1220?年。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字:邦卿
  • 号:梅溪
  • 籍贯:汴(河南开封)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四)舟中赵子野有词见调,即意和之

裙摺绿罗芳草,冠梁白玉芙蓉。次公筵上见山公。

红绶欲衔双凤。已向冰奁约月,更来玉界乘风。

凌波袜冷一尊同。莫负彩舟凉梦。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三)

一片秋香世界,几层凉雨阑干。青天不惜烂银盘。

借与先生为劝。酒唤诗来酒外,人言身在人间。

如何得似碧云闲。且共嫦娥相伴。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一)闺思

西月澹窥楼角,东风暗落檐牙。一灯初见影窗纱。

又是重帘不下。幽思屡随芳草,闲愁多似杨花。

杨花芳草遍天涯。绣被春寒夜夜。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二)赋木犀香数珠

三十六宫月冷,百单八颗香悬。只宜结赠散花天。

金粟分身显现。指嫩香随甲影,颈寒秋入云边。

未忘灵鹫旧因缘。赢得今生圆转。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