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扁舟一叶泊溪弯,一雨初收篷未乾。
风浪依然平帖后,渔翁□出把渔竿。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溪上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生活中的小情趣。
首句“扁舟一叶泊溪弯”,开篇即以“扁舟”、“一叶”这样的轻盈意象,勾勒出舟在溪湾中轻轻停泊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一雨初收篷未乾”一句,通过“一雨”与“篷未乾”的细节,不仅点明了时间背景——雨后的清新与湿润,也暗示了舟行的短暂与匆忙,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敏感观察。
“风浪依然平帖后”一句,转折巧妙,从雨后的动态转为静观,强调了雨后风平浪静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自然界由动转静的过程之美。最后一句“渔翁□出把渔竿”,以“渔翁”这一典型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他悠闲地从船舱中走出,手持渔竿,准备开始一天的垂钓活动。此处的“□”字留白,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仿佛能听到渔翁轻声细语,感受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溪上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拟借丹青画作图,退休老子作渔夫。
凤凰池上虽荣贵,何似清闲看浴凫。
特借丹青写二图,二图之意果何如。
请君细看□□□,是亦□求无逸书。
□民勿视作□□,勉力耕桑贵及时。
上古□□犹画像,老夫喜赠二篇诗。
谁占百花头上魁,花神推许□□□。
东园春信知多少,今日喜晴拚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