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与季平游东山,谒双忠、大忠祠,兼寻水帘亭、紫云岩诸胜,叠与伯瑶夜话韵

万石捧云郁飞舞,神龙出布状元雨。

寒鸦无语杜鹃语,心悯大忠来吊古。

等是金鳌背上人,悲歌重写沁园春。

河山一统初破碎,繄余更属浮萍身。

零丁洋边与君遇,灵威庙前诵遗句。

同揩远目青山间,一发中原夕阳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丘逢甲在风雨中游历东山,拜谒双忠和大忠祠的情景,同时穿插了对历史遗迹的探访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首句“万石捧云郁飞舞”形象地刻画了山势的雄浑,神龙出没则象征着祠堂的神圣。接下来,“寒鸦无语杜鹃语”营造出一种沉寂而哀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的敬仰和对时局的忧虑。

“心悯大忠来吊古”直接抒发了诗人吊唁忠魂的情感,他意识到自己与这些英雄一样,身处动荡的时代,如同“金鳌背上人”。诗人借“悲歌重写沁园春”表达对国家统一遭受破坏的痛心,自比为漂泊的浮萍,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飘零之感。

“零丁洋边与君遇”提及与友人相遇之地,暗示了历史的偶然与个人际遇。“灵威庙前诵遗句”则体现了对先贤遗志的追思,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最后两句“同揩远目青山间,一发中原夕阳气”,诗人与友人一同眺望远方,感叹中原的落日余晖,寓意着对故土复兴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展现了丘逢甲的文人情怀,又透露出他对国家兴衰的深深关切。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叠韵答夏季平见赠

群胡竞作天魔舞,㣼利天宫下兵雨。

空山月黑翁仲语,欲灭皇风扫三古。

满目女娲抟土人,濛濛梦入蟪蛄春。

直甘大地作布施,何惜恒河沙等身?

是何世界今顿遇,一切法消偈四句。

相期出挽阳九厄,日轮天转黄人气。

形式: 古风

柳汀赠诗述及台事,叠韵答之

东海饿蛟作人舞,万里炮云挟枪雨。

相公款关奉盟语,玉斧一挥恨终古。

天南流落忠义人,披发呼天天不春。

臣军请缨云请剑,疏草劫烬馀吟身。

伤心岂独士不遇,涕泪花前吟赠句。

妇人醇酒足此生,老天不喜英雄气。

形式: 古风

游东岩叠韵答柳汀

留衣废亭石云舞,卓锡古泉冷飞雨。

持赠山僧有才语,畀与大颠共千古。

渡海来为南粤人,五年伤别兼伤春。

生似昌黎厄磨蝎,终日坎壈缠其身。

名山幸与名贤遇,留镇山门藉诗句。

千年重出起衰手,睒睒中天北斗气。

形式: 古风

叠韵赠林生

庭院无人燕交舞,手订别风證淮雨。

渊渊如闻金石语,皋比兀坐形容古。

君是羲皇以上人,胸中碑板蕴古春。

侍儿亦作古妆束,翩翩玉立何长身?

练浦秋风始君遇,一春屡诵惊人句。

手书直迫瘗鹤铭,上皇山樵饶道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