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惜春(其二)》。诗中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
首联“二月已破三月来,吟诗空忆少陵才”,以时间的更迭引出主题,暗示春天即将过去,诗人只能通过吟诗来怀念杜甫那般才华横溢的诗才,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颔联“檐前有意残花堕,云里无情旅雁回”,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春天的衰败之象。残花从檐前落下,象征着春天的凋零;而旅雁在云中飞翔,似乎对此毫不在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短暂与易逝。
颈联“何处轮蹄蹂芳草,谁家丝管上高台”,进一步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轮蹄践踏着芳草,丝竹声在高台上响起,这些都预示着春天的消逝,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春天即将离去时的活动,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尾联“吾侪局外添婴绕,此段襟怀强自开”,诗人自述,作为局外人,只能围绕着这即将逝去的春天,试图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展现出一种无奈而又坚韧的情感。最后一句“强自开”表达了诗人试图自我安慰,但内心深处对春天离去的不舍和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以及面对自然规律时的无奈与坚韧。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