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即事四首(其一)

凤衔丹诏纪初元,馀恨难忘杞国天。

贤路会当三接昼,宅家可卜中兴年。

出车未可忘多难,覃耜尤须祝大田。

千古逃吴称至德,有周笃庆更绵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凤凰衔着象征初始的红色诏书,对过去的遗憾仍难以忘怀杞国的忧虑。
贤能之士的仕途应当在白天连续展现,家中也能预示国家复兴的岁月。
即使出行,也不能忘记国家曾经历的艰难困苦,深入耕作还需祈愿丰收的大田。
千百年来,吴国的逃离被称赞为最高尚的品德,周朝的深厚福泽将会延续不断。

注释

凤衔丹诏:凤凰衔着象征吉祥的红色诏书,寓意皇权的传承和新年的开始。
杞国天:杞人忧天的典故,表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贤路会当:贤能之路,指仕途顺利,人才得以施展。
中兴年:国家复兴的时期。
出车未可忘多难:即使出行也要记得国家曾经的困难。
覃耜:深耕的农具,象征辛勤劳动。
大田:广大的农田,代表农业生产。
逃吴:指吴国的灭亡,隐喻国家的动荡。
至德:高尚的品德,此处可能指宽厚仁慈。
笃庆:深厚的福气和庆祝。
绵延:长久延续。

鉴赏

这首宋诗《元日即事四首(其一)》是程公许所作,描绘了新年之初的景象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首句“凤衔丹诏纪初元”以凤凰衔来象征吉祥的丹诏开启新的一年,寓意皇权的延续和新秩序的建立。次句“馀恨难忘杞国天”暗含忧虑,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和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贤路会当三接昼”寄托了诗人对贤能之士得以施展才华,国家政治清明的期待,"三接昼"可能象征着连续的白昼,寓意光明与希望。接下来,“宅家可卜中兴年”则预示着在安定的环境中,国家有望迎来中兴的繁荣时期。

“出车未可忘多难”提醒人们即使局势好转,也不能忘记过去的艰难困苦,保持警惕。最后一句“覃耜尤须祝大田”表达了对农耕的重视,祈愿丰收,这是古代社会对农业根基的深深敬畏。“千古逃吴称至德,有周笃庆更绵延”以历史典故赞美周朝的美德,希望当代王朝能延续这种美德,国家福祉长久。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对新年的美好愿景,也寓含了对国家稳定和人才选拔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811)

程公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正书怀

甲子循环六十年,手披新历意茫然。

了知自性觉玄妙,宁与世间寒暑迁。

寡过得如蘧瑗化,诺惺要了瑞岩禅。

故园未卜西归日,遇好溪山且数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元正和洪司令纪事二首(其二)

兔魄乌轮西复东,流光那肯驻颜红。

礼罗君不见温造,志广吾宁如孔融。

难策材驽攀逸武,相期亲寿转方瞳。

飞腾景暮何须问,圣处惭无一发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元正和洪司令纪事二首(其一)

寸心炯炯水朝东,云绕通明一朵红。

螭籀荐祥天眷顾,鸡竿衔赦日冲融。

遥知万国趋尧彩,可使前旒隔舜瞳。

京阙陵园须汛扫,圣心原不慕边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分直玉堂有怀

儤直稍宽庚伏暑,传宣来自玉皇家。

冰盘满掬三危露,金榼频?九酝霞。

衙鼓骤惊行抱牍,索铃犹误吏催麻。

叵堪厨酿甜如蜜,漫倚桥栏看水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