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枯树图

铁干槎牙翠叶残,云根剥落古苔斑。

大材宁尽天年老,不遇工师不出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枯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首句“铁干槎牙翠叶残”以“铁干”形容枯树的主干,形象地描绘出其坚韧而苍老的形态;“槎牙”二字则生动地刻画了树枝错综交错的样子,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接着,“翠叶残”三字巧妙地将枯树与生机勃勃的绿色叶子相对比,突出了枯树的衰败与沧桑。

第二句“云根剥落古苔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通过“云根”这一隐喻,暗示枯树曾与天空相连,而现在却只剩下“剥落”的树根和“古苔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这里的“古苔斑”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枯树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后两句“大材宁尽天年老,不遇工师不出山”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对生命价值和命运的深沉感慨。前一句“大材宁尽天年老”中的“大材”既指枯树本身,也暗喻那些被埋没的才能或价值,强调了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这些存在依然有价值。后一句“不遇工师不出山”则进一步阐述了机遇的重要性,只有当“工师”(即能识才、用才的人)出现时,才能真正发挥出潜在的价值。这两句诗通过枯树的命运,反映了对人才与机遇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枯树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价值与机遇之间复杂关系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65)

吕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名肃。工诗词。名士咸与之交。家有园林,尝蓄一鹤,复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邑令聘为训导,不起。有《来鹤亭诗》

  • 字:敬夫
  • 籍贯:昆山

相关古诗词

九月晦访声远留题

海门潮上水如烟,贺老重维载酒船。

喜见云山开雪壁,幸因郎囝鼓冰弦。

应门童子清于鹤,捣药灵禽半是仙。

岁晚卜邻应有约,几时行李到梅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则明二首(其一)

苜蓿花开遍地秋,秋声浑在树梢头。

西风昨夜吹归梦,唤起客怀无限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寄则明二首(其二)

几树芙蓉近水低,碧沙凉露泣莎鸡。

月边已有南来雁,飞过荻江官渡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晚归书事六言二首(其一)

访旧五溪薄暮,沙长归路迢遥。

虚市人家烧烛,流水孤村断桥。

一个残僧待渡,数声短笛归樵。

闪闪昏鸦啼后,江风又落寒潮。

形式: 六言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