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闺怨

脆管繁弦无觅处,小楼空掩遥山。

柳丝直下曲阑干。海棠红欲褪,玉钏怯春衫。

殢酒不成芳信断,社寒新燕呢喃。

雕盘慵整宝香残。绮疏明薄暮,帘外雨潺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再也找不到那清脆的笛声和繁密的琴音,小楼孤独地掩映着远处的山峦。
柳树的枝条直垂到曲折的栏杆上。海棠花的颜色快要褪去,玉镯让人害怕春天的寒意。
沉醉于酒中无法寄出美好的信件,春寒料峭,新归的燕子在呢喃细语。
懒得整理精致的餐具,只剩下残留的香气。傍晚的绮丽窗帘透出微弱的光,窗外下着潺潺的雨声。

注释

脆管:清脆的笛声。
繁弦:繁密的琴音。
小楼:孤独的小楼。
遥山:远处的山峦。
柳丝:柳树的枝条。
阑干:栏杆。
海棠:一种春季开花的植物。
玉钏:玉制的手镯。
芳信:美好的信件。
社寒:春寒时节。
新燕:刚回来的燕子。
雕盘:精致的餐具。
宝香:珍贵的香气。
绮疏:华丽的窗帘。
薄暮:傍晚时分。
雨潺潺:雨声潺潺。

鉴赏

这首宋词《临江仙·闺怨》是韩淲所作,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的寂寞画面。开篇"脆管繁弦无觅处,小楼空掩遥山",通过失去热闹音乐声的寂静小楼,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远处的山景更添寂寥。接下来的"柳丝直下曲阑干。海棠红欲褪,玉钏怯春衫",通过描绘垂柳、凋零的海棠和女子纤手上的玉钏,展现了春天将逝、时光流转的凄美景象,以及女子对春光易逝的敏感和对自己青春的忧虑。

"殢酒不成芳信断",借酒浇愁却无法排解相思之情,暗示了女子与远方亲人的音讯断绝,增添了思念的苦涩。"社寒新燕呢喃",燕子的呢喃反衬出女子的孤独,社日的寒冷更显其内心的冷清。最后两句"雕盘慵整宝香残,绮疏明薄暮,帘外雨潺潺",描绘了室内残香犹在、华美的帘幕在傍晚显得更加透明,窗外细雨连绵,这些细节共同营造出一种凄清、落寞的氛围,凸显了闺中人深深的闺怨之情。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画屏春

罗帐画屏新梦悄,绿窗慵起香残。

重帘生怕倚阑干。春风吹玉水,春雪满灵山。

梁燕未来归雁动,海棠才带红酣。

酒愁花恨霎时间。烟云催薄暮,丝雨湿轻寒。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周国正生朝

寒食清明春事好,公家霁月光风。

年时犹记雨声中。州侯陈乐舞,法从酒杯同。

坐上王杨虽自散,酴醾依旧香浓。

待将诗易寿无穷。鸢飞鱼跃矣,风虎更云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为顾致尧生日

难老一杯春酒美,主人玉鉴清秋。

九华山下共追游。朝来多爽气,都向笔端收。

台阁功名归去好,便应衮衮公侯。

未妨含笑看吴钩。当年佳梦日,和气瑞光浮。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六月二日病差出门散适

竹树阴阴流涧水,黄鹂飞去飞还。

蓬门篱落小桥湾。更无尘迹到,我自爱其闲。

雨又随风催薄暮,轻雷时动云斑。

归来凉意一窗间。病馀真倦矣,睡熟簟纹宽。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