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举之武博学宏词

稷下机梭纂奏篇,犀通木瘿炳彪然。

盛朝耆望门庭懿,哲匠宗师典据全。

掉鞅春闱贾馀勇,赏音盟主诧称妍。

峻登名第高酬擢,台阁容仪继武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稷下机梭编织的文章,犀牛角的纹理鲜明。
显赫朝代的前辈们声誉卓著,大智者和宗师们的经典著作一应俱全。
在春天的科举考试中展现余力,音乐鉴赏家称赞其才华出众。
他高居榜首,得到丰厚的奖励,朝廷的仪态与武将的传统相续。

注释

稷下:古代齐国的学术文化中心。
机梭:织布工具,比喻文章。
犀通木瘿:犀牛角的纹理,形容文章华美。
炳彪然:光彩照人。
耆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门庭:家族或官署。
懿:美好,高尚。
宗师:学术或技艺的权威大师。
掉鞅:轻松应对,展现出余力。
春闱:春季的科举考试。
贾馀勇:展示剩余的勇气或才能。
赏音盟主:音乐鉴赏方面的领袖。
峻登:高升,登上。
名第:科举考试的排名。
高酬擢:得到高位的提拔。
台阁:朝廷的官署。
容仪:仪表举止。
继武传:继承武将的传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为李举之考中武博学宏词科而作的赠诗。诗中以稷下学宫的机梭比喻李举之的才思敏捷,赞誉他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和深厚底蕴,如犀通木瘿般光彩照人。接着,诗人称赞李举之在学术界的地位崇高,如同盛朝的耆宿,宗师级的人物,对经典文献了如指掌。

诗中提到李举之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犹如春闱策马扬鞭,余勇可嘉,他的才华得到了各方的赞赏。最后,诗人祝贺他成功登科,前途光明,期待他在朝廷中继续发扬光大,以仪表堂堂的姿态传递武学精神。整首诗赞美了李举之的学识、才华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收录诗词(323)

苏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范比部持节广东

羊城使者神仙中,苒苒叱驭凌云踪。

绣袂吾徒强掺执,解手一举南飞鸿。

君侯烜赫标肉谱,文正烈祖忠宣父。

典刑付托呼所钟,经国风规俨如故。

伤时嗟我思古人,遗直茂勋君世嗣。

春秋主盟由范氏,不战屈人从范智。

备尝世故无难易,出入淹回俱掌计。

世推汲偃似长孺,共怀下惠贤展喜。

鸟言夷面吾氓耳,岂弟公清渠自理。

声华本实警蛮貊,锋颖天然加峭利。

转粮遵海爰究度,并按三河应不避。

追车少日便还朝,首出儒林冠循吏。

形式: 古风

送都属八舍弟桂林买马一首

夷德贪婪汉财贿,莫惜金多能使鬼。

喷玉难拘伏波式,上驷超摇献天子。

子今叱驭湘南裔,桂岭下下复高高,鸟惊兽骇征人喟。

当官官事从容理,思马斯臧由此始。

电尾风騣未平齿,绝壑踔山如历块。

执驱效牵髯校尉,槽枥经由书殿最。

谢公总统修戎备,二柄德刑兼两寄。

不矜吾党愈推能,宵旰潜心活国计。

杂沓英豪乘虎骑,日辟神州一百里。

形式: 古风

送滁守蔡瞻明提举

史家汗简编年垂,掌武集贤筹政机。

君侯祖烈冠前世,内外贻厥真天资。

景灵审象丹青炳,端靖颙昂席庆基。

浙港之东早乘驿,卓尔群吏诸侯师。

云何士元淹骥足,留滞太史周南维。

渊源濡染由所自,甚美而度多文词。

猗欤两祖揭二柄,雹凸骞翔天下知。

奈何恬无进擢慕,钩引吹嘘众力微。

冷烟横雨秋涛外,滁邦山水停一麾。

贫交掺执空里巷,截?那复留骖騑。

气宇前修令仪范,才具时侪高品题。

绿绮寻绎醉吟操,清流感慨神武遗。

侧听褒嘉最郡课,水衡促召夫何疑。

车轮继斲心自了,桑榆稍收宜赴时。

珍向高标警衰钝,鄙哉不敢多陈诗。

形式: 古风

夏日池上

谛复春秋指,祛排日务婴。

岚峦屏郡廨,蘖樾荫衙城。

褐父评丹首,幽斋缘督经。

忘忧葱茜擢,伯雅燕酣酲。

窈窕阳春唱,鲜咸临海鲭。

惠文除扰害,五百惨徒黥。

卷籍阖还展,钱刀敛尚轻。

珠还凤仪政,他日傥齐声。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