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毛滂的《水调歌头·拟饶州法曹掾作》,通过对古代金马、玉殿等物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与现实闲淡之间的感慨,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环境不符的情怀。全诗语言丰富,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句“金马空故事”通过金马这一物象,点出了历史的虚幻性和无常。紧接着,“方朔漫多端”则描绘了一位古代才子方朔的才华横溢,暗示了诗人对于才情的向往。
“三千牍在,玉殿何日赐清闲”一句中,通过对三千卷书和玉殿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与修养的追求,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这里,“玉殿”象征着高洁和超凡,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向上与超脱。
“难恋长安钟漏,谁借青云欬唾”则是对往昔繁华的长安(今西安)的怀念,以及对于无法实现理想境界的无奈。这里,“青云”象征着高远和自由,是诗人精神寄托之所。
“拂袖且东还。笑杀长缨使,复转出秦关”一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决心放下过去的繁华,不再留恋,而是选择告别,将重返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决心。“秦关”在这里代表着历史和现实的交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体现。
“吾道在,虽不遇,面何惭”一句中,“吾道”指的是诗人的理想和信仰,即便是在现实中未能实现,但依然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世俗所动摇。
“雒阳年少,高论难与绛侯谈”则是对青春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于无法与同辈分享高远理想的无奈。“雒阳”即洛阳城,是古代文化中心,“高论”指的是诗人高洁的理念和追求。
“富贵暂饶先手,晞尽草头秋露,掩鼻出东山”一句则是对过往荣华的回顾,以及对于现实中不再追求物质享受的决心。这里,“富贵”指的是过去可能拥有的地位和财富,而“掩鼻出东山”则象征着诗人选择隐退,远离尘世。
最后,“且饱鲸鱼脍,风月过江南”一句,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鲸鱼脍”是古代一种高档食品的名称,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简单却充实生活的追求,而“风月过江南”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理想、现实以及个人选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篇既有深刻哲理又不乏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