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拟饶州法曹掾作

金马空故事,方朔漫多端。

三千牍在,玉殿何日赐清闲。

难恋长安钟漏,谁借青云欬唾,拂袖且东还。

笑杀长缨使,复转出秦关。吾道在,虽不遇,面何惭。

雒阳年少,高论难与绛侯谈。

富贵暂饶先手,晞尽草头秋露,掩鼻出东山。

且饱鲸鱼脍,风月过江南。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金马门的故事已成过往,东方朔的才情千变万化。
珍贵的文献堆积如山,何时能得帝王恩准,在玉殿中享受清闲时光。
难以贪恋长安的夜宴,谁能借我青云之志,挥袖离去返回东归。
嘲笑那些被长绳束缚的使者,他们又再次出秦关。我的道路虽未逢机遇,但脸面无愧。
洛阳的少年英才,高谈阔论难以与当年的绛侯相比。
即使暂时拥有富贵,也终将像草尖秋露般消散,只能掩鼻离开东山。
姑且饱食江南海鲜,欣赏那里的风月。

注释

金马:汉代宫门名,常指朝廷。
方朔:东方朔,西汉文学家,才智出众。
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
长安:古都,这里指唐代长安。
青云:比喻高位或远大前程。
长缨:长绳,象征束缚。
晞尽:晒干,比喻消失。
东山:隐居之地,此处可能暗指退隐。
鲸鱼脍:大鱼做成的美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毛滂的《水调歌头·拟饶州法曹掾作》,通过对古代金马、玉殿等物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与现实闲淡之间的感慨,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环境不符的情怀。全诗语言丰富,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句“金马空故事”通过金马这一物象,点出了历史的虚幻性和无常。紧接着,“方朔漫多端”则描绘了一位古代才子方朔的才华横溢,暗示了诗人对于才情的向往。

“三千牍在,玉殿何日赐清闲”一句中,通过对三千卷书和玉殿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与修养的追求,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这里,“玉殿”象征着高洁和超凡,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向上与超脱。

“难恋长安钟漏,谁借青云欬唾”则是对往昔繁华的长安(今西安)的怀念,以及对于无法实现理想境界的无奈。这里,“青云”象征着高远和自由,是诗人精神寄托之所。

“拂袖且东还。笑杀长缨使,复转出秦关”一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决心放下过去的繁华,不再留恋,而是选择告别,将重返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决心。“秦关”在这里代表着历史和现实的交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体现。

“吾道在,虽不遇,面何惭”一句中,“吾道”指的是诗人的理想和信仰,即便是在现实中未能实现,但依然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世俗所动摇。

“雒阳年少,高论难与绛侯谈”则是对青春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于无法与同辈分享高远理想的无奈。“雒阳”即洛阳城,是古代文化中心,“高论”指的是诗人高洁的理念和追求。

“富贵暂饶先手,晞尽草头秋露,掩鼻出东山”一句则是对过往荣华的回顾,以及对于现实中不再追求物质享受的决心。这里,“富贵”指的是过去可能拥有的地位和财富,而“掩鼻出东山”则象征着诗人选择隐退,远离尘世。

最后,“且饱鲸鱼脍,风月过江南”一句,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鲸鱼脍”是古代一种高档食品的名称,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简单却充实生活的追求,而“风月过江南”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理想、现实以及个人选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篇既有深刻哲理又不乏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红梅

当日岭头相见处。玉骨冰肌元淡伫。

近来因甚要浓妆,不管满城桃杏妒。

酒晕脸霞春暗度。认是东皇偏管顾。

生罗衣褪为谁羞,香冷熏炉都不觑。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一)

西风吹冷沈香篆。门掩小晴红叶院。

卧看黄菊送重阳,露重烟寒花未遍。

衰翁病怯琉璃簟。日日愁侵霜鬓短。

一杯菊叶小云团,满眼萧萧松竹晚。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八)三月三日雨夜觞客

一春花事今宵了。点检落红都已少。

阿谁追路问东君,祗有青青河畔草。

尊前不信韶华老。酒意妆光相借好。

檐前暮雨亦多情,未做朝云容易晓。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六)立春日

小园半夜东风转。吹皱冰池云母面。

晓披阊阖见朝阳,知向碧阶添几线。

小烟弄柳晴先暖。残雪禁梅香尚浅。

殷勤洗拂旧东君,多少韶华聊借看。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