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邵文庄公诸集寄题二泉书院四首(其三)

愿为真士夫,毋为假道学。

一语足千秋,大道炳先觉。

粤自假者趋,门墙生剥啄。

夫子恶似非,乱苗良可惜。

士苟得于中,乌用勤郛郭。

俯仰百年间,谁为无愧怍。

长歌点易诗,悠然会冲漠。

静清何深处,无心是道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真士夫与假道学的鲜明对比和深刻思考。诗中以“愿为真士夫,毋为假道学”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价值取向,即追求真实、正直的人格,反对虚伪、形式主义的言行。接下来,“一语足千秋,大道炳先觉”强调了言语的力量,一个正确的言论足以影响千年,揭示了真理的重要性。

“粤自假者趋,门墙生剥啄”描绘了假道学的外在表现,他们追求表面的学问,却缺乏内在的真知灼见,如同门外的敲击声,空洞而无实质。接着,“夫子恶似非,乱苗良可惜”进一步批评了这种行为,将之比作误植的幼苗,可惜其生长方向错误,需要及时纠正。

“士苟得于中,乌用勤郛郭”则转而赞美真正有内涵的士人,认为他们无需过分追求外在的装饰或形式,真正的智慧和道德修养自然流露。最后,“俯仰百年间,谁为无愧怍”提醒人们,在短暂的一生中,应当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避免留下遗憾。

“长歌点易诗,悠然会冲漠”表达了诗人通过吟唱古诗,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静清何深处,无心是道籥”则总结了内心的平静与清净才是通往真理的钥匙,真正的智慧在于去除杂念,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真士夫与假道学的对比,以及对内心修养的强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格完善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42)

何吾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邵文庄公诸集寄题二泉书院四首(其四)

神龙不可豢,澄江不可挠。

忍谓道委蛇,权阉屈矫矫。

苦心漕政书,大笑出门了。

戴笠自林丘,舞斑以终老。

粹然證圣宗,舆论归皓皓。

俎豆虚几筵,清风来荇藻。

君子弗可谖,民秉终同好。

一朝豺虎屏,青青易台草。

形式: 古风

庚午生日偶题

晨兴静闭门,谢客念昔稚。

可得百千钱,爽然作快事。

市蔬沽斗酒,父母命之醉。

于今廿载馀,无复当时意。

一行白玉堂,物情盛交际。

置宴十倍昔,珍重列芳饵。

意多烦屏营,真率有馀地。

岂无绮与罗,布素乃所贵。

弹琴为我娱,当歌发清思。

所以阒然居,厌闻履声至。

焚香既移时,恍然会真谛。

捧腹凿冰餐,萧疏具鼎味。

宁用课清虚,寡甘聊养胃。

思展古图书,置身游上世。

形式: 古风

王遂东国子招同李姜二宗伯席中听歌分得梁字二首(其一)

狂士自有真,士亦未易狂。

高会亦有需,为乐未易量。

美酒买十斛,玉笙置两傍。

丝竹鲜自然,清沁发宫商。

一唱再三叹,馀音悉绕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王遂东国子招同李姜二宗伯席中听歌分得梁字二首(其二)

客子满堂笑,主人情未央。

虽则情未央,隐隐摧心肠。

但怜歌者苦,未知听者伤。

握手行当别,牵襟睇河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