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入湖山,先放花明。
御苑人归上国,南山鹤唳青松。
壮皇都人杰地灵,窥紫府洞天风月。
透声透色,绝类离伦。
不妨垂手入廛,毕竟难逃至化。
且望阙酬恩,如何祝赞。
版图远奏尧天阔,万物呈祥乐圣情。
这首宋朝释智愚的偈颂以春天的景象开篇,描绘了湖光山色中花朵盛开的生机勃勃之景。"春入湖山,先放花明",寥寥数语便展现出春天的到来给自然带来的活力与色彩。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皇家园林和南山,"御苑人归上国,南山鹤唳青松",描绘出宫廷内外宁静而祥和的氛围,鹤鸣青松增添了清雅之气。这里赞美了皇都的繁华与人杰地灵,暗示着紫禁城内的神仙洞天般的美好。
"壮皇都人杰地灵,窥紫府洞天风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赞誉,表达对皇家气象和内在精神的敬仰。"透声透色,绝类离伦"则形容其超越世俗的高洁与纯粹。
然而,诗人并未忘却尘世生活,"不妨垂手入廛,毕竟难逃至化",提醒人们即使身处繁华,也难以逃脱自然法则的安排。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圣主喜悦的祈愿:"且望阙酬恩,如何祝赞。版图远奏尧天阔,万物呈祥乐圣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天为引子,通过描绘皇都景色和人文气象,寓含了对盛世的赞美和对君王的忠诚,同时也流露出对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向往。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新雨后,碧天长。秋入苍葭一味凉。
独坐移时云水静,月钩斜挂柳梢黄。
烟惨淡,石玲珑。
面面厮觑,千峰万峰,一团和气在其中。
世尊三昧,金口玉音,亲付嘱紫泥芝检。
九重城里凤衔来,再沾雨露之恩,光阐法门之盛。
声前妙證,耸动群心。
外阖不闭,跨天下而无蕲。
会得许你,升其堂入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