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八景诗叠旧作韵(其五)蓟门烟树

十里轻杨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邱。

青帘贳酒于何少,黄土埋人即渐稠。

牵客未能留远别,听鹂谁解作清游。

梵钟欲醒红尘梦,断续常飘云外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燕山地区的一处风景,名为“蓟门烟树”。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联“十里轻杨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邱”,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片烟雾缭绕的景象之中。十里长的轻杨树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远处的蓟门被点明,荒丘则显得格外醒目。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轻杨树的轻盈与烟霭的厚重形成反差,荒丘的荒凉与蓟门的指明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苍凉的氛围。

颔联“青帘贳酒于何少,黄土埋人即渐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青帘是古代酒肆的标志,诗人在这里借以表达对酒的渴望,但似乎又觉得酒太少,难以满足内心的渴求。黄土埋人则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随着岁月的流逝,黄土逐渐覆盖了更多的人,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颈联“牵客未能留远别,听鹂谁解作清游”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牵客未能留,意味着即使再美好的相聚也终将面对离别,这让人感到一丝无奈和伤感。听鹂谁解作清游,则是对能够享受宁静生活的一种渴望,仿佛只有听鹂声才能带来心灵的平静和愉悦。

尾联“梵钟欲醒红尘梦,断续常飘云外楼”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梵钟之声,本是佛教中用来唤醒众生、超脱红尘的象征,但在诗人这里,它似乎成为了连接现实与理想世界的桥梁。断续飘荡的钟声,如同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既提醒着人们不要沉溺于世俗的纷扰,又暗示着内心深处对于超越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山八景诗叠旧作韵(其七)居庸叠翠

断戍颓垣动接连,当时徒说固防边。

洗兵玉叠曾无藉,守德金城信不穿。

泉出石鸣常带冷,日含峰暖欲生烟。

鸣鞭阿那羊肠道,可较前兹获有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燕山八景诗叠旧作韵(其八)金台夕照

九龙妙笔写空濛,疑似荒基西或东。

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托其中。

豪辞赋鹜谁过客,博辩方盂任小童。

遗迹明昌重挍捡,睪然高望想流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当垆曲

当垆设酒篘兰陵,鸣弦拨捩吹湘笙。

美人勃窣流苏屏,云裳半掩扬新声。

休言不使流云行,亦不招凰来舞庭。

凰来恐学秦公子,双双骑去无踪形。

云停终须复散去,楚王台上空馀情。

当垆曲,良独苦。迎来尚易工,送别多悲楚。

不问新声可动人,但问衣带宽几许。

形式: 古风

夏德在暑热其宜,炎威卓午朱明披。

金行明日立秋节,纵复郁熇知几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