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芜亚陂女子越梨思所居第五楼,镜屏琴几,位置如画。槛外绿鹦鹉能学语唤人。余两宿其中,绣榻明镫,曾照客梦,而梦中思梦,转难为怀。题此词疥其壁,亦足见回肠荡魄时矣

帘卷花痕,屏开雪影,有人楼外偷凭。

密语些些,等閒忘了深更。

娉婷心似纤纤月,照閒愁、又照閒情。慰飘零。

细酌银瓶,细拢银筝。

年来孤阁听秋雨,问绮怀谁诉,冷枕寒镫。

一夕温存,消他暖慰吴绫。

鹦哥解唤伤春客,护梨魂、晓梦休惊。记香盟。

如此分明,如此凄清。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通过帘、花、屏、雪、月、筝、雨、灯、鹦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词中主人公独自在楼外凭栏,与远处的景致形成对比,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帘卷花痕,屏开雪影”,开篇以帘卷起的痕迹和屏风上映出的雪影,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显凄美的景象,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环境的清冷。

“密语些些,等閒忘了深更”,通过简短的对话和对时间的忽略,展现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状态,似乎在与某人进行着私密的交流,但这种交流并未持续太久,时间的流逝被轻易地忽视了。

“娉婷心似纤纤月,照閒愁、又照閒情”,将主人公的心比作纤细的月亮,既照亮了闲愁,也映照了闲情,形象地表达了她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细酌银瓶,细拢银筝”,通过饮酒和弹筝的动作,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晚的自我慰藉,音乐成为她情感宣泄的出口。

“年来孤阁听秋雨,问绮怀谁诉,冷枕寒镫”,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寂的阁楼中,听着秋雨,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思绪,只有冰冷的枕头和昏暗的灯火相伴。

“一夕温存,消他暖慰吴绫”,在短暂的温暖之后,主人公试图寻找安慰,但这种安慰如同吴绫般,虽然温暖却难以持久。

“鹦哥解唤伤春客,护梨魂、晓梦休惊”,鹦鹉能够理解并呼唤着伤感的客人,守护着梨树的灵魂,不让它在清晨的梦中受到惊扰,这一细节增添了词中的诗意和哀愁。

“记香盟。如此分明,如此凄清”,结尾处,主人公回忆起与某人的香盟,这份记忆既是清晰的,也是凄凉的,表达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当前处境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特定环境下的孤独、思念与自我慰藉的过程,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鬘.题伯纯画照水芙蓉

天涯幽绪无人识。销魂借取瓯香笔。照影不成双。

相思秋一江。画情谁与共。零落鸳鸯梦。

莫道不怜伊。断肠花自知。

形式:

玲珑四犯.夜读白石道人文章信美知何用,谩赢得、天涯羁旅句,殊触身世之感,慨然赋此。和原韵,寄何一山贰尹沪海、萧伯瑶山人潮州

酒祓客愁,花消豪兴,潜移时序何许。

敝裘辜意气,击剑伤千古。

天涯罢吟别赋,记前年、送君珠浦。

笛里关山,帆边潮汐,早识远游苦。风尘共嗟行路。

只故乡皓月,寒入楼户。待寻归燕子,寄我离怀去。

为言琴筑无知己,有诗卷、销磨羁旅。

问甚日鸥盟,话江湖倦侣。

形式:

洞仙歌.同媚雅、芬英、高璧、玲字四女史夜过冬园观剧。歌停,日本舞妓阿摩鬌出扇索书,赠以此词

电灯妒月,荡琼台香雾。笑逐嫦娥听歌舞。

正珠帘乍卷,宝扇初开。花影乱、忘了倭鬟眉妩。

檀槽声未歇,替诉柔情,一样鸾飘奈何许。

如此四弦秋,莫向当筵,更唱我、客游此句。

待解佩、深宵慰閒愁,怕酒醒天涯,梦痕难作。

形式:

金缕曲.德兵合操日,姚子梁都转命车往观,柏林画工照影成图,传诵城市。都转徵诗海外,属余为之先声

图画人争买。是边城、晶球摄出,陆离冠盖。

绝域观兵夸汉使,赢得单于下拜。

想谈笑、昂头天外。

渡海当年曾击楫,斩鲸鲵、誓扫狼烟塞。

凭轼处,壮怀在。列河禊饮壶觞载。

有佳人、买丝绣我,临风狂态。

请缨上策平生愿,换了看花西海。

只小杜、豪情未改。

自笑封侯无骨相,望云台、像绘君应待。

敲短剑,吐光彩。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