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四首(其三)

锦瑟韶光已半过,而今应自悔蹉跎。

等身著作惟书在,逝水年华与墨磨。

酒可浇愁须默饮,诗非吊古亦悲歌。

名山别有千秋业,莫对孤灯唤奈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感怀四首(其三)》由清代诗人华蘅芳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首联“锦瑟韶光已半过,而今应自悔蹉跎”开篇即以“锦瑟”比喻美好年华,暗示时光飞逝,青春不再,诗人似乎在自省中感到岁月匆匆,不禁生出悔意。颔联“等身著作惟书在,逝水年华与墨磨”则转而聚焦于文学创作,诗人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于文字之中,作品堆积如山,仿佛是与时间赛跑的见证,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文学价值的珍视。

颈联“酒可浇愁须默饮,诗非吊古亦悲歌”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借酒消愁,但酒只能暂时麻醉心灵,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而诗歌,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这一联中的“默饮”和“悲歌”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名山别有千秋业,莫对孤灯唤奈何”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束全诗。名山大川自有其不朽的事业,诗人以此为喻,鼓励自己不要在孤独的灯光下徒增烦恼,而是要放眼更广阔的天地,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一联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艺术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洞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86)

华蘅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怀四首(其四)

贯向流波怨落红,年来我似可怜虫。

笙歌呖乱俱愁里,花月消磨半梦中。

检点冰弦弹夜月,摩挲古铗动秋风。

酒尊诗卷年年在,一样情怀已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舟行杂咏六首(其一)

秋风萧瑟走荒芦,愿向烟波伴钓徒。

觅得扁舟先稳睡,夜深月黑过姑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舟行杂咏六首(其二)

越女吴娃两不分,浪花溅湿翠罗裙。

湖波浩淼家何处,犹唱菱歌远远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舟行杂咏六首(其三)

钱塘江上月轮孤,雇得江船胜义乌。

自笑此行何太俗,匆匆曾未识西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