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福圣宫烧香

徼道西华内,觚棱北斗傍。

神灵安肯构,恩泽赐燔香。

渤澥通骊窟,昆崙拱画梁。

清坛浮早景,碧瓦霁初霜。

甲帐严如在,丹檐迥欲翔。

隆姿瞻汉后,馀烈畏轩皇。

埋剑桥山远,游冠阁道长。

白云迷处所,仙掌镇相望。

五岳扶封域,三辰纬典章。

升歌留宝鼎,刻号在神房。

盛德尊原庙,遗仁睦鬼方。

圣文名善继,百世溢流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福圣宫烧香的壮观景象与神圣氛围,展现了对古代帝王的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历史的厚重与宗教的庄严融为一体。

首句“徼道西华内,觚棱北斗傍”以“徼道”开篇,暗示了宫室的庄严与神秘,接着“觚棱北斗傍”则通过北斗星的描绘,赋予了空间以深远的宇宙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神灵安肯构,恩泽赐燔香”两句,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与对帝王恩泽的感激,通过“燔香”的行为,寄托了对神灵的虔诚祈愿与对帝王功德的颂扬。

“渤澥通骊窟,昆仑拱画梁”运用了“渤澥”(渤海)与“骊窟”(龙穴)的对比,以及“昆仑”与“画梁”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寓意着帝王权力的崇高与深远。

“清坛浮早景,碧瓦霁初霜”描绘了清晨坛场的宁静与美丽,碧瓦在初霜的映衬下更显庄重,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神圣与庄严。

“甲帐严如在,丹檐迥欲翔”通过“甲帐”与“丹檐”的描述,既体现了宫殿的豪华与精致,又暗示了帝王的威严与超然。

“隆姿瞻汉后,馀烈畏轩皇”表达了对帝王功绩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强调了其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埋剑桥山远,游冠阁道长”通过“埋剑”与“游冠”的意象,既象征了帝王的决断与智慧,也隐含了对帝王风范的传承与延续。

“白云迷处所,仙掌镇相望”以“白云”与“仙掌”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意境,表达了对帝王德行的赞美与向往。

“五岳扶封域,三辰纬典章”通过“五岳”与“三辰”的引用,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寓意了帝王统治下的国家稳定与和谐。

“升歌留宝鼎,刻号在神房”描绘了祭祀时的音乐与宝鼎的使用,以及帝王的称号被铭记于神房之中,体现了对帝王功德的永恒纪念。

“盛德尊原庙,遗仁睦鬼方”表达了对帝王道德与仁政的推崇,以及其对四方鬼神的尊重与和谐。

“圣文名善继,百世溢流光”最后两句总结了帝王的文治武功与道德品质,预示着其功德将被后世传颂,光照千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福圣宫烧香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古代帝王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岁除

暝色凝无际,寒鸡悄未晨。

蓂枝将换朔,斗柄渐归寅。

水火犹分漏,龙蛇尚蛰身。

四时宁有暇,万物又劳春。

树喜丹葩秀,人忧白发新。

明朝趋宝殿,谁是夺重茵。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送杨中允宰常熟

丹舸傍江浔,呕哑远橹音。

新科持片玉,能政引孤琴。

美进宫坊秩,荣归里闬心。

名参天下隽,歌著邑中黔。

地志连香径,家园带武林。

吴山几屏秀,楚水一篙深。

晚鼓停馀叠,秋帆卧半阴。

平时接方骥,后夜望横参。

陶菊何妨醉,江毫且剩吟。

悠悠河上别,千里郁朋簪。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郡斋招子美

月色初藏桂,年芳渐有梅。

人情欣腊破,天意许春回。

阴雪迎风解,寒澌向日开。

午枰宜试著,卯瓮好尝醅。

寓兴题红叶,乘閒步紫苔。

长吟溪上曲,偏忆洛中才。

绝墨淩崖石,高文拂斗魁。

诗锋无敢犯,酒户少能陪。

绿发裁方鬒,丹心未肯灰。

琴书聊偃仰,鱼鸟暂徘徊。

蔚豹虽藏雾,蟠螭已得雷。

只愁腾踏去,相望隔蓬莱。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送晋陵王宰铨调

盘错才无滞,弦歌政有声。

及瓜青纸诏,谒帝紫微城。

节并霜松峻,心同冰玉清。

十桨行色贵,三府辟书荣。

驿树纷红叶,江蘋老紫茎。

祇应中宿路,双节急归程。

形式: 排律 押[庚]韵